第22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官員們的照拂,分出這麼大一塊利潤,將來這船隊在這運河上下,幾乎可以想象得到,那絕對是暢通無阻了,誰要為難四海樓這船隊,那等於就是和南直隸數以百計的官員過不去,這股力量集結在一起,不說掀個把大學士下臺,讓個把布政使倒黴,那卻是一定的了;更有人說,這訊息是北邊來的代王王府和幾位國公聊天的時候半真半假的說的,畢竟北邊的藩王到南邊這花花世界來賺這銀子,不分潤一些給地方上的官員,那怎麼都說不過去的。
不管怎麼說,在這些官員眼裡,四海樓的船引,先是四海樓這是皇商的買賣,後有王公公和一眾富商背書,怎麼也比眼下爛了大街的大明寶鈔來的可靠。大明寶鈔自從洪武七年由太祖高皇帝實行“鈔法”發行,到眼下不過是一百餘年,但是,卻是幾乎與廢紙無異。當然,動心的大都是雖然有點小錢,卻也談不上大富的那些官員,訊息一傳出來,他們一個個就琢磨起來,要是這“船引”花的銀子不多的話,倒是可以弄點在手上,反正這船隊出海迴轉,也不過是三兩個月的時間,是個什麼情況,到時候一見就知道了。
王嶽將這籌集銀子發行的票據稱作為“船票”,實際上,官員們更傾向為稱呼這些票據為船引,大明鹽法開中,不是一年兩年,這船票的性質,可不就和鹽引差不多麼。
十一月中,四海樓發行“四海船引”,每引票據面額兩百貫,可轉讓,可買賣,憑票即付,半年分紅,風險自負。
第一批一千引,幾乎是在一天之內,就被南京城裡的大小官員一搶而空,這兩百貫不過是兩百兩銀子,這兩百兩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是一筆大數目,但是,對於官員們來說,還真不夠看,哪怕是平素一些不顯山露水靠著俸祿吃飯的清苦官兒,也都湊熱鬧買了個三兩張,更別說有財大氣粗的,一口氣買個三五十張的。這些大戶們未必是看好四海樓的買賣,但是,若是花個幾千兩銀子,能夠讓王公公記得自己的名字,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賺了,他們呆在這南直隸富庶之地,早已經沒了上進的心思,但是,不求王公公提拔他們,只求王公公在別人看上他們屁股下面的那位置的時候,稍稍想起他們還是曾經迎奉過王公公的,這就是一筆相當不錯的買賣了。
總之,二十萬兩銀子,一天之內就聚攏拉起來,這讓柳雲娘這個小財迷,樂得眉花眼笑的,看著那一錠錠的白銀搬進庫房,哪怕是點銀子點得頭昏腦脹,她也是暈且快樂著。
有了這二十萬兩銀子,至少,貨物採買上,應該就不會有什麼缺口了,但是事情到這裡並沒有完。
南京城裡想發財的官員,可不是這一天買了這船引的百來號官員,眼下南京城裡簡直就是大明官員的養老院,那官兒得數以千計,有些得了訊息觀望的,有些也想討好王公公卻下手遲了的,等到他們第二天晃晃悠悠的來到四海樓,卻被笑著告知,這船引已經賣完了。
這怎麼行?這人就是一個從眾的心理,要是大家都不看好這玩意,哪怕這玩意一兩銀子一張,只怕也沒幾個人要,但是大夥兒都齊刷刷的掏銀子來買,這不用想,肯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那人家有了,自家怎麼能沒有。
賣完了,賣完了再發點唄,咱家又不是不掏銀子。在四海樓裡沒人敢發狠,但是好言央求總是可以的吧,大家都是吃著朝廷俸祿的,這臉面拿出來,你們這些管事的商人,真的敢直接就這麼打咱家的臉麼?
考慮到這發出去的船引,大有可能在船隊還沒有回來的時候,就被人擠兌,王嶽和錢無病商量了一下,絕對再增發五百引,有這些銀子做保證,哪怕是被擠兌,他們也不用擔心了。
這五百引發出來,這才稍微緩和了這市面上的需求,這事情可一而再,不能再二三,有大明寶鈔在那裡做前車之鑑呢,狂發濫發,只怕馬上有就有御史彈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