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智不足,最終被黃忠斬殺。

楊修:曹操的主簿,才華出眾,最先解開蔡邕留下的字謎。

經典詩句:此回中可能沒有特別經典且流傳廣泛的詩句,但《三國演義》中對於戰鬥場景等的描寫有一些精彩的文辭表述,例如對趙雲在漢水之戰中英勇表現的描述:“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不過這並非本回中直接出現的詩句,而是後人對趙雲的讚譽之詞,與本回情節相關。

典故:

絕妙好辭:蔡邕在曹娥碑上留下“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的字謎,楊修解開此謎為“絕妙好辭”,體現了楊修的才思敏捷。

空營計:趙雲在漢水之戰中使用的計策,大開營門,偃旗息鼓,獨自立於營外,使曹軍以為有伏兵,不敢前進,然後趁機攻擊曹軍,取得勝利,此計與諸葛亮的“空城計”類似。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佔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勝眾”解析》

《三國演義》第 71 回“佔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勝眾”這一情節,展現了戰爭的智謀與英勇,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深度解析這一情節,可以發現其中隱藏著的陰陽變化、剛柔相濟等智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在這一情節中,黃忠與趙雲這兩位蜀漢的將領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精神。黃忠以逸待勞,佔據對山,靜待曹軍的到來,體現了一種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策略。這種策略與周易中的“坤”卦有著相似之處,“坤”卦象徵著地,代表著柔順、穩重、安靜。黃忠的逸待勞,正是順應了地勢和形勢,等待最佳的時機發動攻擊,如同大地一般沉穩而堅定。

而趙雲據守漢水,採用寡勝眾的戰術,則體現了一種以柔克剛、以少勝多的智慧。漢水之戰中,趙雲面對曹軍的強大兵力,不慌不忙,利用地形和敵軍的心理,巧妙地運用計策,使曹軍陷入混亂。這種以柔克剛的戰術,與周易中的“巽”卦有著相通之處。“巽”卦象徵著風,代表著柔順、靈活、變化。趙雲如同風一般靈活多變,在困境中找到突破點,以弱小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

從陰陽的角度來看,黃忠與趙雲的戰術也體現了陰陽的相互轉化和平衡。黃忠的逸待勞,看似是一種被動的防守,但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轉化為主動的攻擊,這種從陰到陽的轉化,體現了陰陽的動態平衡。趙雲的寡勝眾,也是在看似不利的情況下,透過靈活的戰術和勇敢的行動,實現了從陰到陽的轉變。這種陰陽的相互轉化和平衡,在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周易哲學所強調的核心觀念之一。

在這一情節中,還可以看到剛柔相濟的智慧。黃忠的勇猛和趙雲的果敢,體現了剛的力量;而他們在戰術上的巧妙運用和靈活應對,則體現了柔的智慧。剛柔相濟,使他們在戰爭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應對各種挑戰。周易哲學中,剛柔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只有剛柔相濟,才能達到和諧與平衡。

此外,黃忠和趙雲的成功也離不開他們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對時機的把握。他們能夠洞察敵軍的弱點和破綻,在合適的時機採取行動,這與周易中的“時”的觀念密切相關。周易強調時勢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順應時勢,把握時機,才能取得成功。黃忠和趙雲在戰爭中正是做到了這一點,他們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術,抓住了勝利的機會。

同時,這一情節也反映了周易哲學中“變”的思想。戰爭的形勢是不斷變化的,黃忠和趙雲能夠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展現了他們的應變能力。周易認為,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只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在變化中求得生存和發展。黃忠和趙雲在漢水之戰中的表現,正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