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第2/4頁)
章節報錯
皆哭泣。襄陽人思祜存日,常遊於峴山,遂建廟立碑,四時祭之。往來人見其碑文者,無不流涕,故名為“墮淚碑”。這一典故體現了羊祜的仁德和他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6. 中心思想:這一回主要展現了西晉統一天下的歷史程序,強調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的歷史規律。同時,透過對孫皓昏庸殘暴的描寫,揭示了君主無道則國家必亡的道理;而羊祜、杜預等西晉將領的仁德與智謀,以及他們為統一所做的努力,則體現了西晉的崛起和強大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7. 指導思想:從小說的整體來看,《三國演義》的指導思想既有對忠義、仁德等傳統道德觀念的推崇,如羊祜的仁德受到作者的讚揚;也有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思考和探討,即天下分合的大勢不可阻擋。在這一回中,西晉的統一是作者所認為的歷史必然趨勢,而東吳的滅亡則是其內部腐敗、君主無道的必然結果。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20 回解析》
《三國演義》第 120 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這一回目不僅是三國曆史的重要篇章,更是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內涵。以周易哲學的視角來深度解析這一回目,能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命運、變化與統一的主題。
在周易哲學中,變化是永恆的主題。這一回中,東吳的命運如同周易中的卦象一樣,經歷了起伏與轉變。孫皓繼位後,東吳的局勢逐漸惡化,他的昏庸無道、酷溺酒色使得吳國內部人心惶惶,國力衰退。這正如同卦象中的陰陽失衡,預示著衰敗的來臨。而西晉方面,羊祜鎮守襄陽時與東吳將領陸抗的對峙,以及後來杜預的登場與伐吳的成功,都展現了事物的變化與發展。羊祜的仁德與陸抗的明智,雖然未能改變當時的局勢,但為後來的變化埋下了伏筆。這種變化的力量,正如周易中所說的“變則通,通則久”。
“三分歸一統”這一結局也體現了周易哲學中的“合”的觀念。在三國鼎立的局面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歷史的發展逐漸走向了統一。這並非偶然,而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就如同周易中的陰陽相互交融,最終達到一種平衡與和諧。這種統一的趨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命運的安排。而孫皓的投降,標誌著東吳的結束,也象徵著分裂局面的終結。這一過程中,既有個人的選擇與努力,也有歷史的大勢所趨。
從杜預的角度來看,他被羊祜舉薦,擔當起伐吳的重任,展現了人才在歷史程序中的重要作用。在周易哲學中,人的智慧與才能被視為推動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杜預的智謀與果斷,使他能夠在關鍵時刻把握機會,帶領西晉軍隊取得勝利。他的出現,就如同周易中的“君子以自強不息”,透過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同時,羊祜與陸抗之間的關係也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他們雖然身處敵對陣營,但卻能相互敬重,體現了一種超越敵我界限的人性光輝。這種光輝在周易哲學中可以被理解為“厚德載物”,即透過寬厚的品德和胸懷,容納和理解他人。羊祜的仁德不僅贏得了陸抗的尊重,也為他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這種品德的力量,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選擇。
在這一回中,還可以看到歷史的迴圈與重複。東吳的興衰如同歷史上許多王朝的命運一樣,經歷了繁榮與衰落的過程。這讓人不禁想起周易中的“週而復始”,歷史總是在不斷地重複著相似的模式。然而,每一次的迴圈都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與進步。這種迴圈與發展的辯證關係,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歷史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此外,“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這一部分也反映了周易哲學中關於時機的把握。羊祜在病重之時舉薦杜預,正是看準了時機。杜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