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分勝負,午後又戰百餘合,精神倍加。夜晚又點起火把夜戰,馬超詐敗用銅錘偷襲張飛,張飛則拈弓搭箭回射馬超,二將各自回陣。這場戰鬥的過程,充滿了變化和懸念。在周易中,變化是永恆的主題,而戰鬥中的每一個轉折,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張飛與馬超的戰鬥,不僅是武力的較量,更是智慧與勇氣的交鋒。他們在戰鬥中不斷調整策略,應對對方的變化,這種應變能力,正是周易哲學所強調的。
諸葛亮用計,差人用金銀結好張魯的謀士楊松,讓楊松在張魯面前進讒言,使張魯對馬超產生懷疑,並令其撤回馬超兵。這一計策的運用,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智謀和洞察力。在周易中,坤卦代表柔順、順應,而諸葛亮正是順應了張魯與楊松之間的矛盾,巧妙地利用了這一矛盾,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種順勢而為的策略,使他能夠在複雜的局勢中佔據主動,為劉備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馬超進退不得,諸葛亮趁機派人勸降,馬超歸降劉備。馬超的歸降,是本回的又一個重要事件。在周易中,坎卦代表險難、阻礙,而馬超在此時正處於困境之中。他的歸降,既是對自身命運的選擇,也是對劉備實力的認可。這一事件的發生,使劉備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為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最後,劉璋投降,劉備自領益州牧。這一結果,標誌著劉備在三國亂世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周易中,乾卦代表天,而劉備自領益州牧,意味著他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權力和地位,向著自己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這一過程中,劉備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標,不斷努力奮鬥,最終取得了成功。
總的來說,《三國演義》第 65 回透過一系列精彩的情節和人物的塑造,展現了三國時期的風雲變幻和歷史的滄桑。在周易哲學的視角下,這一回更顯其深刻的內涵和哲理。它告訴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局勢和困難時,我們要學會順應時勢,運用智謀,勇敢地迎接挑戰。同時,也要明白事物的發展是無常的,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斷適應變化,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立足和發展。這一回不僅是文學的經典,更是人生的智慧之書,值得我們反覆品味和思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三、從周易哲學幾個方面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第 65 回“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1 陰陽對立與統一:人物特點的陰陽對立:在這一情節中,馬超和張飛是主要的對陣將領。張飛勇猛剛直,代表著陽剛之氣,他性如烈火,作戰時勇往直前,毫不畏懼。而馬超同樣英勇善戰,但他在經歷了諸多變故後,內心或許有著更為複雜的情感和思考,這種內斂和經歷的滄桑可視為一種陰柔的特質。兩人在葭萌關前的大戰,是陽剛與陰柔兩種特質的碰撞與較量,但他們的戰鬥又共同構成了這一精彩的歷史場景,體現了陰陽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關係。
局勢的陰陽變化:從局勢上看,馬超攻打葭萌關,給劉備一方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是一種“陰”的壓力和威脅;而劉備陣營積極應對,調兵遣將,展現出積極進取的態勢,這是“陽”的應對和反抗。隨著戰鬥的進行和局勢的發展,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最終達到一種新的平衡,就像陰陽相互轉化、相互制約一樣。
2 物極必反: 馬超的境遇:馬超原本是一方諸侯,英勇無敵,但在與曹操的爭鬥中失利,輾轉投靠張魯。在張魯處,他雖被委以攻打葭萌關的重任,但也遭到了張魯手下的猜忌和陷害,陷入了困境。這是馬超人生的低谷,也是他命運的一個轉折點。然而,正是這種困境,使得馬超有機會接觸到劉備陣營,為他後來歸降劉備、重新崛起創造了條件。這體現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即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