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家有碧玉初長成(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一回來就找奶奶哭訴,奶奶聽罷就回屋去拿了存條交給她,爺爺坐著一言不發。
後來聽說姑父和姑姑離婚了,原因是姑姑不知道從哪裡結交了一群不三不四的朋友,欠下了一屁股賭債。
姑父給她還了一次,誰知她並不死心,下一次欠了更多。
高利貸的人追上門威脅說要砍掉她的手指,姑父沒法子填這個無底洞,又跟朋友借了一些,再加上爺爺奶奶拿出去的存條,總算換回了她的安全。
事情一結束,姑父就提了離婚。
姑姑用孩子來挽留他,不提孩子還好,一提姑父更不高興了,說也就是給她教壞了,隨後跟法院爭取了表哥的撫養權,就把表哥送去了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學校,說要讓表哥好好學習一個正常青少年應有的樣子。
爺爺奶奶是心疼女兒的,明知女兒有錯在先,但並未責罵,甚至連一句重話也不捨得說。反倒是對姑父把表哥送去管理的行為大加反對。
最重要的是,他們並不覺得姑姑的言行對錶哥有任何影響,反而是姑父沒有能力給他們母子倆更好的生活。
……
“這些話從你爺爺奶奶嘴裡說出來是再正常不過了。”
母親一點不意外。
尹靜也並不糾結這些事情的是非對錯,儘管她現在的心智已經足以判斷了。
她開始明白母親在這個家裡為什麼總是忙碌卻少話。
跟講道理的人講理是智慧,跟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那是把道理講到無理可講。
母親對於尹靜的管理還是嚴格的。
尹靜最害怕的是母親不經過自己同意就翻閱日記,儘管上面表達的多是對父母的感激,但尹靜還是感覺到了不尊重,甚至為此跟母親大吵過一架。
要強的母親想不通,她只是想了解女兒的心思,想要知道可以為她做點什麼。
可是在現在的尹靜看來,這是侵犯自己的隱私,是一種逃無所逃的讓人窒息的控制慾。
如果母親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她一定可以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吐露心聲,但是母親還是喜歡用專制的方式去管理她,讓她倍感壓力。
可是母親也是有變化的。
儘管她的方式並不準確,但是少了幾分負面情緒的宣洩。
大約是看淡了這合院裡發生的事情,也因此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本事。
也許也是母親發現了尹靜身上的變化。
她的孩子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