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稅收部門。

趙淵是個比較開明的官員。對於商業並沒有什麼偏見,集市自己產生了,趙淵沒有干預。反而很鼓勵廣州城有能力的人去開飯店,開旅店,還很支援港口集市的誕生,不過港口集市只是一個應急措施,供那些正在交易中無法遠離港口的人們之用,真的到這個地方教義的人們,主要的選擇還是廣州城和周圍的一些小縣城。

趙淵下令各縣城鼓勵有餘錢的百姓辦設旅店和飯店,以供巨大的人流量所需求,然後針對人流量劇增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趙淵也做出了很多針對性的措施,顯示出他的能力很不平凡,廣州城以往的常住人口只有十萬,但是如今流動人口已經超過了二十萬,加上廣州城自己的常住人口,每日進入廣州城停留一日以上的人數超過了三十萬。

短短的數月,廣州城就已經難以承受這樣巨大的人流量了,在稅收劇增的前提下,趙淵奏報李二陛下,請求李二陛下允許廣州城的擴建行動,以便於隨時都可以應對廣州城人流量巨大的情況,李二陛下對此的批示是允許這樣做,當時朝廷沒有財政支援,廣州要自己想辦法,朝廷的財政都有自己的用處。

趙淵當然不用朝廷的財政支出,廣州這些日子以來稅收劇增,審計司收繳的海商賦稅並不是歸審計司自己所有,而是朝廷民部所有,審計司只是代為手腳收繳,順帶監管海商和陸商的交易,所得稅收有一成可以歸審計司自己支配,三成供給廣州刺史府,剩下六成直接上繳民部,每季度都有詳細的財政支出明細報表。

廣州刺史府就可以從中得到三成的收益,比審計司還要多,加上快速發展的港口集市這樣一個特殊的商業區,廣州的財政收入直線上升,隨著財政的龐大和寬裕,發展城市以獲取更大規模的利益就成為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如今的廣州稅收已經足以支援一場城市的擴建行動。

趙淵是個實幹派官員,以前束手束腳,都是因為其謹慎的性格,在蘇寧親自與他交談之後,發現他的確可以勝任一州刺史的職務,能力很強,而且行動力很強,上午說的事情,下午就能開辦或者辦完,毫不拖泥帶水,上午召開州刺史府會議要擴建廣州城,獲得絕大多數贊同之後,下午就開始辦理這項工作了。

因為自己忙於廣州城擴建的事情,分身乏術,所以趙淵就親自出馬請求蘇寧代為管理廣州港口市集的日常運營,他現在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理那些事情,但是港口集市不斷擴大,肯定會有一些相應的問題產生,李二陛下把薛仁貴的兩千兵馬的調動全賦予了蘇寧,就正好可以讓蘇寧使用那些士兵來管理整個集市的秩序問題。

蘇寧也覺得貿貿然出現一個集市肯定會有相應的問題產生,但是未來廣州的發展趨勢肯定是把城市往海邊擴建,這一點蘇寧和趙淵討論過後已經達成了共識,城市往海邊擴充套件,越往海邊就要越劃分為商業區,所謂商業區,就需要更多精力去管理,去收稅,去防止犯罪,作為第一個產生的港口集市就更有這方面的管理價值。

管理的好,港口集市自己就可以發展起來,越辦越大越辦越大,直到與城池接上,那就免去了太多太多的問題,從城池一路到海邊港口的那一大片土地是荒地。沒有人購買,也沒有人擁有,廣州刺史府就把這塊土地收歸國有,然後宣佈民眾可以向政府購買土地,政府發給地契,那塊土地就是你的,然後在上面建造房屋,辦什麼事情,就是你說了算。

這也是一個調集民力和大家族財力的好辦法,讓他們自己建設這片土地。直到和城市的建設接上軌道。民眾沒有多少財富,但是大家族的錢財多的要命,現在港口集市發展的如此快速,很多大家族都看中了極具潛力的集市。之所以對於蘇寧的這批錢財如此熱心。真是打算使用這批錢財在港口購買土地。然後建設飯店和旅店或者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