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衝攻下大營,發現留守主將高惠真已死,而前些日子俘虜的高句麗王族高延壽莫名其妙的死在獄中也很讓人懷疑。
李伯瑤給出的猜測是蘇寧在高句麗國內搞出了什麼大動作,結果逼的高句麗人不得不撤退,但是從時間上來說,又覺得不太對勁。無論怎麼快速。從蘇寧登陸的地方把訊息傳到北平前線的高句麗大軍軍營也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而發現不對勁也沒有多少時間,拷問俘虜的到的訊息是三四日,而三四日的時間根本不足以訊息一來一回。
秦瓊決定留下三千兵馬固守北平城。親率一萬五千鐵騎追擊高句麗軍隊。一探究竟。如果可能的話決定收復失地,奪回營州,如果不可行。那便撤退回北平繼續固守,等待支援,對於蘇寧在高句麗本土的動作,秦瓊表示極度擔憂。
之前李二陛下接到的來自於北海海軍的訊息是北海海軍決定和東海海軍聯合起來,舉兵三萬東渡遼東半島,把蘇寧給救下來,蘇寧和他們的約定就是遼東半島,如果可以的話,就把遼東半島給攻下來,如果不行,那就撤回去,而且蘇寧的計劃是奇襲高句麗國都,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很多很多的火藥,說是可以出其不意,那麼結果究竟如何呢?
訊息來得太慢了,真的是太慢了。
憑著僅有的訊息,李二陛下進行了推測,畢竟從時間上來算,絕對不會是因為蘇寧的登陸和突襲引發的高句麗人大軍回師,因為如果是那樣,肯定還需要好些日子才會發生,但是時間上完全對不上號,這就很奇怪了,結論就是高句麗人退兵不是因為蘇寧的奇襲,也不是因為北海海軍消滅了高句麗的水師,而是另有別的原因。
這是什麼原因呢?李二陛下非常奇怪,非常好奇,覺得無法理解,打的好好的,佔據了優勢,卻突然退兵?難道是誘敵之計?想要把叔寶的兵馬引誘出來,然後聚而殲滅之?那也不對啊,直接在大軍營裡面設伏不就好了,為何要撤軍撤退一段路程,還能給叔寶留下來傳輸訊息的時間?
而且深為蘇寧所讚許的李伯瑤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李靖費盡心血培養的兩個人,一個蘇寧一個李伯瑤,或者說李靖費盡心血培養的李伯瑤絕對不是易於之輩,蘇寧還有他自己的師尊在裡面,李靖只是後來教育了他幾年而已,學的時間哪裡有李伯瑤的時間長?李伯瑤被蘇寧認為是最具有統帥潛質的年輕人,所以李二陛下也很看重他。
按照李伯瑤的謹慎,肯定會不停的檢驗訊息的正確性,不停的派出斥候探路,絕對不會輕易的就落入圈套中,而且軍隊大多都是騎兵,撤退也撤退的很快,除非遭遇了伏擊,那就看李伯瑤和長孫衝的個人本事了,叔寶的身子骨實在是讓人擔憂,軍中做主的搞不好就是李伯瑤和長孫衝兩個人。
如此一來,叔寶的一萬五千兵馬豈不是非常的危險嗎?李二陛下覺得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舉動,就算敵軍沒有留下什麼伏兵,可那些軍隊可都還在啊,區區一萬五千之兵就算是奪回了營州,一樣很危險,蘇寧那兒只有一萬不到的兵馬,加上三萬海軍也就四萬人,而且都在遼東半島上,根本就無法支援秦瓊。
自己手上的預備隊就是玄甲鐵騎了,如果真的到不得已的時候,必須要出動玄甲軍,否則叔寶的性命堪憂,長孫沖和李伯瑤兩個年輕人的性命也很危險。
最危險的還是蘇寧那個小子,他在高句麗本土究竟做了些什麼?他究竟有沒有把高句麗的國都給攻破?攻破的話取得了多少戰果?這些戰果對於戰局有沒有益處?這小子就換把自己置於險地,然後出其不意的奇襲敵人的首腦指揮機關,可是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成功的話收穫很大,失敗的話極易喪命,這小子行不行?
只能等最新戰報來了才能知道了……真的很懷念當年率兵縱橫天下的時候啊……
蘇寧當然不會打無準備之仗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