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何況怎麼可能一口都不吃呢?
遼東之地嚴寒,一年只有一次麥熟的機會,現在錯過了,整個高句麗都沒有多少地方還有糧食,蘇寧肆虐的時候就專門找天地肆虐,接著就是軍閥混戰,農民流離失所,所有種植了糧食的地方都被摧毀,沒被摧毀的也因為農民沒有了所以逐漸被野草吞噬,整個高句麗,今年基本上是顆粒無收的。
要想等到明年秋天麥熟,除非整個高句麗的人在這一年之中不吃飯,不過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人七天不吃飯就會餓死,按照個人體質稍有上下波動,但是大體就是這個樣子,你讓他們一年不吃飯還真不如殺了他們比較好,而且民眾沒飯吃還是次要的,軍隊沒飯吃才是主要的,到最後連三位王者自己都沒飯吃了就更要命了。
泉蓋蘇文立刻就打起了外部世界的主意,唐軍,或者是百濟,新羅就不要想了,和他們的積怨太深,以至於不可能有絲毫談事情的機會,新羅人恨不得高句麗人都餓死;那麼唐人呢?不知道,這個泉蓋蘇文心裡面真沒有底,而且唐人也算是高句麗的國仇了,抓走王上,殺死了姜老將軍,和唐人和談購買糧食,這一件事情要是傳出去,估計自己也就差不多了。
那麼只有一個選擇了,也是泉蓋蘇文這裡比較近水樓臺的——百濟國。
百濟沒有參加這一次幾乎是席捲了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大地的遼東會戰,就像是一個亂世中的桃花源遊離於幾大勢力之外,而且就泉蓋蘇文所知,百濟國向來和倭國有所來往,之間的關係也還算是不錯,如果可以抓緊時間的話,說不定可以從百濟和倭國訂購糧食,然後把這些糧食從水路運回自己的領地,還不用擔心被劫掠,只要不被唐人知道。
泉蓋蘇文字身和百濟沒有什麼仇怨,而且百濟這麼多年來和新羅倒是關係很差,百濟人應該不願意看到高句麗被新羅消滅了,然後新羅掉轉頭來和百濟開戰,消滅百濟,所以泉蓋蘇文覺得和百濟做這筆生意應該是十拿九穩的,相對於自己這裡的便捷交通,其他兩個傢伙或許就困難許多了。
正如泉蓋蘇文所分析的,李越男和金勝面對缺糧的情況的時候也是極度的擔憂,金勝稍微好一點兒,還有兩個多月的緩衝期,加上他宣佈從今日起削減掉所有人口糧的三分之一,他帶頭削減了自己口糧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沒有人好意思反對的情況下,他又獲得了一個月的緩衝時間,有時間好好的思索一下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李越男就痛苦了,他只有十天時間,即使他第一時間下令把大斛盛糧改為小斛盛糧以便爭取時間,可是滿打滿算,他也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大家夥兒都不鬧情緒的前提下,從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面他該如何獲取到救命的糧食。這是一門科學,一門非常值得探究的科學。
唐人?百濟人?新羅人?
和唐人接壤的地方被泉蓋蘇文堵死,和百濟人新羅人接壤的地方也被截斷,北邊長城地區他根本沒有試圖佔領,而且那裡現在饑民遍地,如果派人從那裡訂購糧食,難免不被那裡那些餓急眼的亂民給搶走,那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人去護送糧食了,至於契丹部已經被幹掉了,再往北似乎不是那麼好尋找到人煙。可是往南更是行不通。往西北也是苦難重重,唯一可以走的路線就是往北,去尋找比契丹人更北一點的部落換糧食。
至於金勝也選擇好了交易的物件——新羅人,新羅人固然和自己打過仗。不過當時金勝並不顯眼。而且並沒有和新羅人直接交手。他當時負責的是後勤,而且他和泉蓋蘇文不一樣,和新羅有徹骨仇恨的是泉蓋蘇文。新羅人三任主帥都是被泉蓋蘇文給打敗的,最後一任姑且有東部聯軍在裡面,可是主要還是泉蓋蘇文。
如果許諾以泉蓋蘇文的腦袋和一塊土地,說不定可以得到糧食的援助,而且雙方只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