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舉國陸軍精銳都在這裡,彈藥方面不用想,也不虛蘇聯,畢竟蘇聯只是部分力量在遠東,跟日本舉國精銳沒法比。

而且日軍在進攻中國的時候消耗的彈藥並不多,比如南京,原本日軍在南京要消耗至少三十萬發炮彈,可被林風一頓胖揍,運過來的彈藥不足一成,這彈藥自然就放到東北,準備跟蘇聯一決高下。

就此,雙方進入了物資消耗階段,就看誰儲備的物資和後勤給力,蘇聯國力強大,可遠東遠離蘇聯發達地區,日本國力比不過蘇聯,可戰場近,補給比蘇聯要容易許多,各有優勢。

這才是中國最想看到的局面,拼吧,等你們拼的差不多了就到咱們摘桃子的時候,何應欽摩拳擦掌,每天巡視邊境軍隊,組織軍隊演練,對外宣稱是為了應對日蘇百餘萬大軍的威脅,對內將日軍和蘇軍當成假想敵,針對性的進行訓練。

尤其是向軍事委員會申請了大量的棉衣、棉被、軍大衣、燃料,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不早做準備,到時候吃虧的就是自己。

這申請的物資,軍事委員會馬上就將其交給了行政院,這事歸你們管,趕緊的給咱湊齊,戰士們等著穿上暖和了去揍鬼子和毛子。

這種訂單立刻就肥了一批剛剛建成的被服廠,軍方的訂單雖然利潤不算太高,可架不住量大啊,何況還沒有稅收,這利潤怎麼說也要比以前高了不少。

被服廠得要材料啊,立刻下訂單到紡織廠,紡織廠收購棉花,層層往下,總歸都是有利潤的。

而這些棉衣、棉被屬於佔空間卻不佔運載重量的物資,又是在國內運輸,軍方將其交給民間的運輸公司,只要在規定時間內從南方運到北方,這筆運輸費就能妥妥的賺到手。

一個訂單,養活多少人,從棉農到棉花商人、紡織廠、被服廠、染印廠、運輸公司,所有參與的人都能在這個訂單上面賺到屬於自己的一份收益。(未完待續。)

444、植田謙吉的苦惱

時間推移,國內的建設依然是熱火朝天,天氣轉冷也阻擋不了建設大潮,而北方,日蘇雙方打得不可開交,前線一百二十萬軍隊的戰役,什麼計謀都沒用了,一切憑實力說話。

最悲劇的應該是蒙古和滿洲,僕從軍不是那麼好當的,說得好聽叫軍隊,說得不好聽就是炮灰,被雙方的‘主子’一個師一個師扔到前線去消耗。

每天雙方消耗的彈藥以萬噸計算,算上吃喝還有消耗的油料,儲備的物資眼看著一層一層往外拉,後勤運輸完全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天氣轉冷對運輸也開始造成威脅,北方的天空已經開始飄起鵝毛般的雪花,日軍的空軍優勢也瞬間被天氣給打沒了,冒著大雪起飛戰機就是找死的行為。

蘇聯軍隊對於這一狀況倒是早有準備,畢竟是毛熊,冰天雪地對蘇聯軍隊的影響比對日本軍隊的影響要小很多。

隨著朱可夫藉助天時之利,蘇軍居然開始朝前期打得不錯的日軍發起反攻,數十萬蘇軍口中喊著“烏拉!烏拉!”朝日軍衝鋒。

日軍對此情況分外開心,你要是拿坦克裝甲車來打,咱們還虛你三分,人力衝鋒who怕who啊,擺好陣型,日軍高喊“板載!板載!”發起反衝鋒。

蘇聯人身材高大,大開大合,日本人身材矮小,靈活機動,雙方又是各佔優勢,比了個不分上下。

朱可夫一看可不行,咱人少啊,這麼消耗下去絕對只有失敗一途,必須攻其要穴。點起人馬,一個擁有近千輛裝甲車、坦克的裝甲集團軍在朱可夫的親自指揮下,饒過正面戰場,從側翼對日軍發起進攻。

植田謙吉坐鎮中軍,一聽有近千輛裝甲戰車從側翼殺來,吃了一驚,連忙派出兩個預備師團前去先行抵擋,等待援兵。

這兩個預備師團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