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降到了歷史上的低點,如果有一天那十幾萬漢人部隊忽然全線倒戈,他也不會覺得奇怪!現在他必須趕緊和吳乞買、宗輔達成共識,也唯有三方力量聯合起來才有可能重新壓制折彥衝!

宗翰如此想,宗輔也如此想。漢部和金軍都不動,那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和義軍在這種情勢下也都不敢動。於是,兩河、山東、河南和陝西在漢部傳“停戰檄文”之後不久竟然真的實現了停戰。應該說這次和平這是一種微妙的局勢造成的,但它產生的輿論力量卻遠遠出楊應麒的預料!

“金兵也怕漢部的大將軍啊!”

實際情況未必如此,但文人們容易產生衝動,武將們容易產生豪情,而底層的百姓則容易產生盲目崇拜!不過,如果有一支理性的力量作為主導的話,那上千萬人的盲目樂觀有時候也可以成為有用的力量!因為有些事情,相信的人多了,就會變成現實。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撻懶、宗翰、宗輔這金國三巨頭分別出前往燕京碰頭。但是他們的這次會面卻並不很被當下的輿論所重視,因為另外一個會議也即將在山東的清陽港召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次會議比金國三巨頭的碰面更加重要!這個會議,就是楊應麒移書天下、要求召開的“華夏擴大會議”。

楊應麒的這封信幾乎是一封公開信,讓整個東方世界都知道了這次會議的形式和內容。

會議的形式基本是以漢部的元部民代表會議為雛形而略加變化,參加的人則不限於漢部已有的元部民代表,而包括了所有抗金陣營的重要人物和中原地區能夠保持中立的部分士紳,在前線走不開的戰士、將領可以派遣代表參加。

而比會議形勢更為引人的,是楊應麒所草擬的三項預定議題。哪三項?

第一,關於在兩河地區、京東西路廢除政和以來宋室政府的苛捐雜稅問題,以及如何恢復這個地區在戰後的民生與經濟問題。

第二,關於如何讓東北地區、漠南地區和燕雲地區由野蠻之制進於文明之制,以及如何減輕這些地區人民的沉重負擔問題。

第三,關於大宋律法與漢部律法的調適以及在各個地區的變通、適應問題。

這三項議題,沒有一句話涉及怎麼分割蛋糕的問題,甚至迴避了中原乃是宋室故土的問題,更沒有提到誰來做皇帝的問題,而把問題的核心直接指向為民請命的大道義上。所以胡安國、楊時等人看到這封書信後就完全呆住了,漢部無論是以高官厚祿還是“天下大勢所趨”為引誘都很難讓他們動心,可楊應麒開列出來的這幾條議題不但大大出乎他們意料之外,而且還讓他們很難拒絕!他們知道這次會議的召開意味著什麼!北宋士大夫孜孜以求的“士大夫與天子共天下”的政治原則,有可能因為這個會議而跨上一個全新的臺階。這時身在南方、年邁體衰的楊時最終還是沒有答應出席,但也準備派他的弟子前來旁聽;而胡安國則馬上回信表示會按時出席。

和中原大儒們的反應不同,趙構在江南惱得暗中咒罵,而宗翰、撻懶更是氣得跳腳!楊應麒的這三項議題,不但把中原當作囊中之物,甚至連大金本土也計算在內!“讓東北地區、漠南地區和燕雲地區由野蠻之制進於文明之制”——聽文官讀到這句話時宗翰就忍不住拔劍把那文官的手斬了下來!那文官當場痛暈,而周圍的文臣更是嚇得瑟瑟抖!可是這句話卻討好了漢部境內所有的北國部族,尤其是接下來的那句“如何減輕這些地區人民的沉重負擔”更是讓漢部境外處於被壓迫地位的北國諸族充滿了期待!( )

第二四零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

楊應麒列出的三大議題至少在表面上沒有提到蛋糕怎麼分的問題,因為在這種冠冕堂皇的會議上,要討論的本來就是一些比利益分配更為“根本”也更為虛妄的事情,蛋糕怎麼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