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同時積累更多的材料以備使用。當然,這一切就看撲悠的胃口了……
當然,營地的建設還在按照既定方針迅速的進行著,幾乎每天山谷中都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出關的第二天,張易陽便領著坦比克,五六名從挖掘工地中抽調來的技巧嫻熟的鼠人工匠還有一些魚人作為勞動力搬運物資,他準備修建一個真正的陶窯。
在此之前,張易陽燒製的陶器採用的都是最簡陋原始的露天燒陶法,燒製出的也是最粗糙的無釉陶器,當然,這在坦比克、小喵等人看來,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件事了,然而張易陽自己卻並不滿意。
再加上為了減輕在長途旅行時的重量,除了一些必須的陶器外,張易陽拋棄了大量已經燒製成功的陶器,尤其是一些大水罐之類的大件,如此一來,現如今當他們重新建立了營地之後,勢必就要重新燒製一批適用的陶器了。
露天燒陶法燒製的陶器不但粗糙,而且成功率也比較低,這是因為溫度做不到平均散佈,所以陶胚在燒製過程中極容易碎裂,另外,使用這種方法也不適於製作那些個體較大的陶器。所以,在張易陽看來,進行燒製方法的進一步改良,就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候了。
陶窯的選址選在距離地下巢|穴的洞口不太遠的地方,是土地是開荒後留下的,一些雜亂的植物都已經被清除了乾淨。當然,僅僅如此是不夠的,還需要平整土地,並壓實。
張易陽為此專門的讓鼠人們將大塊的從山體上挖出的整塊岩石做成圓柱體的形狀,製作了一個大石碾子,用大甲鼠拉著在選好的窯址上來回走動將土地壓實,然後鋪以碎石子,再壓實,再撲上土,再壓……如此幾次後,地基就相當的結實了。
陶窯並不複雜,因為還沒有能力燒出足夠強度的磚頭來,所以用的還是石質,好在這是山區,山體上的岩石也足夠堅硬,只要採集下來,加以加工打磨便大體成形了。一塊塊方形的石磚被製做出來,搭建成窯體,外面敷以粘土,最後的窯呈圓形,一共有五個燒火口,這也是為了溫度均勻考慮,多個燒火口同時點火可以讓窯內的溫度更平均的散佈,窯頂還豎了一個煙囪……
僅僅就製造而言,這一切似乎並不算太難,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之前張易陽許多次露天燒陶的經驗與一些關於前世陶窯的記憶的基礎上的,究竟成果如何,還不得而知。
大約三天後,陶窯便製作完成了。張易陽準備試燒一爐試驗一下。
首先還是燃料,要準備許多燒火用的木柴,這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大量開荒時候砍出的木材被堆放在一起,其中一些細的已經差不多風乾了。至於粘土,也是準備好的,挖掘時被刪選出的粘土堆積如山。
不得不說,對於燒陶這件事情,鼠人們是相當有興趣的,尤其是得知這天要嘗試新方法燒陶,一些雌性鼠人與沒有工作任務的小鼠人們紛紛跑了過來觀看,這裡的鼠人們幾乎都見過露天燒陶的情況,有少數甚至嘗試過,這都是張易陽教導的結果,自從鼠人們,尤其是坦比克對燒陶這項工作日漸熟練後,張易陽便已經很少親自動手了,只是在器型以及一些細節方面還需要指導它們。
魚人們則是從來沒有見過陶器的製作,它們更加的好奇,如果不是銀鱗的阻止,恐怕全族都會跑來圍觀。
當然,經過不斷的總結與完善,除了陶窯外,此時的製陶工藝也有所改進,鼠人們用石錘子將大塊大塊的土疙瘩砸碎,在將那些雜質挑去後,一些雌性鼠人們負責把碎土疙瘩用新制的石輾子碾成粉,越細越好,這個石輾子比剛才用來平地的要小上許多,依然是用大甲鼠作為畜力,繞著石制的輾臺走圈帶動石輾轉動。最後和上水用腳踩,像揉麵團一樣,揉得越均勻越好。
處理完陶土,便是捏製陶器了,這是那些小鼠人們最喜歡的,這些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