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cpu的對稱多處理器架構的伺服器,購置此類資料庫的話,費用總計近百萬美元。

再如仁科、sap之類的erp軟體,其網路版產品往往透過加密狗,控制使用者同時線上的數量,而總費用就等於每個點的單價乘以購買的授權接入數量。

當然了,cpu數量和聯機使用者數量這兩種計費方式,倒底哪種划算,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尤其在計算機效能不斷提升的大趨勢下,情況更加複雜可能以前按照點數買,企業it成本低;而現在cpu效能強得可以帶動更多的同時線上使用者,以至於按照cpu顆數買,企業it成本更低。

根據方圓公司的市場調查和預測,數量爆炸式增長的web網站,背後所代表的公司當中,像方圓、哲儒、ibm這樣的大企業只是少數,更多的是中小型公司。

對網際網路感興趣的它們,購買伺服器系統的時候,肯定優先考慮價效比,可能有2顆cpu的伺服器就足夠了大不了不夠用的時候,再換一臺稍好一點的伺服器。

在尋求此類it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硬體和軟體免不了要同時考慮,而作業系統、資料庫這樣的軟體,重要得甚至成為決定因素。

約翰錢伯斯看好中小型企業對方圓伺服器的需求前景,自然希望長期和方圓“勾結”的哲儒軟體,能拿出一個新的合作方案。

唐煥對大勢瞭如指掌,但組合報價方案這麼細微的事情,他還得等部下去計算。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

在唐煥的佈局裡,以前哲儒軟體側重扶持方圓電腦爭奪行業標準,現在則是已經打下江山的方圓電腦,反過來幫助哲儒軟體賣出更多的產品主次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何況,再過幾個月的時間,哲儒軟體就要上市了。它需要拿出一個亮麗的財務報表,去刺激華爾街,而不是發揚兄弟精神,不計得失地支援方圓公司。

不過,沒有當即表態的唐煥,對約翰錢伯斯看好中小型企業it需求的判斷,極為讚賞,著實誇獎了幾句。

“方圓電腦公司”去電腦化為“方圓公司”,一個原因就是,它經營的產品範圍,實在太廣了,比如醫療成像裝置、行動電話等。

討論過程中,約翰錢伯斯便提到了方圓掌上電腦和行動電話的未來走向。

方圓掌上電腦雖然多年以來業績乏善可陳,但並沒有被放棄,技術和產品一直保持前進,從最初的依靠乾電池提供能源、usb和介面進行資料交換,到現在的使用鋰離子電池提供能源、加入無線區域網連線、螢幕支援更多顏色和更高解析度,升級幅度不可謂不大。

“在通訊錄、備忘錄、日程安排等個人資料處理方面,行動電話和方圓掌上電腦的能力,正不斷拉近。”約翰錢伯斯沉吟著說道:“也不知道兩者什麼時候會真的合二為一。”

“這要取決於,半導體工藝何時能進化到,把元器件製造得足夠小。當然了,配套的軟體,也必不可少。”唐煥微微一笑,“使用者對哲儒的嵌入式作業系統,又有什麼新的反饋麼?”

“排在首位的,還是諸如電池續航、執行流暢之類的老問題。”約翰錢伯斯轉而試探道:“微軟的作業系統,促銷力度越來越大,使得越來越多的方圓個人電腦相容機廠商,開始預裝windows。方圓這邊,要不要發揮一下影響力?”

……

以下是防d部分,明天早上更新過來,直接忽略掉吧。

……

唐煥只負責吹風,具體的內容,哲儒軟體公司另開新聞釋出會進行介紹。

外界很快明白過來,這是一套行銷組合拳哲儒軟體公司的主流產品,幾乎都成為了“i策略”下的一部分。

比如,除了哲儒辦公套件zerone_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