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使用polestar呢。”

孟靜莞爾道:“哥,你可要注意了,哲儒軟體雖然被分拆出來了,也和聯邦司法部達成了反壟斷的和解,但還有人盯著呢做得太霸道了,容易落下把柄。”

“另外,一說到促銷,我記起來了,polestar的瀏覽器主頁網址,可是賣給了美國線上;如果咱們再扶持雅虎的話,這個小範圍聯盟的關係,就有點不好協調了。”

?(未完待續。。)

第0968章 網路去中心化和P2P

大章先發前半部分,明天發全文。已經開啟本章節的起_點或q_q手機客戶端,到時候可以在目錄介面長按這一章節名,重新下載即可。

……

唐煥在作業系統方面,確實沒有停止過64位技術研發的腳步,並已經在高階的資料庫伺服器、圖形工作站等平臺上,進行了實際的應用。

不過,相比於現階段大多數人只看到了64位技術能夠使用更大記憶體空間所帶來的效能提升,唐煥同時也在意64位架構對電腦保安的增強。

還是拿可信計算機系統評估準則來講,並不是產品達到的安全級別越高就越好,蓋因這裡面存在著一個辯證的制約關係。

首先,不難理解,安全級別越高,環節越多,稽核越嚴,使用者使用系統的時候,就越麻煩;而這對大多數普通應用場景來講沒有必要,好比你只是買塊肉包餃子,但肉販子卻說,你必須先去街道辦開個證明,我才能賣給你這等體驗,何其煩躁,可想而知!

其次,安全級別越高,系統效能開銷越大。

比如,c2等級要求,系統要對諸如什麼時候開機、哪個使用者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登入之類的發生事件,加以審計,並寫入日誌當中這樣一來,透過檢視日誌,便可以發現多次登入失敗之類痕跡所代表的入侵行為;以及記錄系統管理員執行的活動等等。

顯而易見,此類稽核需要消耗額外的處理器時間和磁碟資源。

因此,對於一個面向最廣範圍使用者群體的通用作業系統來講,達到可信計算機系統評估準則的c2等級,便足夠了;否則的話,就過猶不及。

原本時空裡,微軟的windows_nt分支和windows_9x分支合二為一後的windows_2000和windows_xp,便屬於c2等級,可以在“計算機管理”、“磁碟屬性”等介面,方便地找到系統日誌、電腦保安的管理功能,並沒有在易用性方面給使用者造成什麼不適應。

可惜的是,c2只是一個標準而已,無法保證windows這個眾矢之的,在安全性上金身不破。

之後的windows版本windows_vista,引入一種名為user_account_control使用者帳戶控制即uac的嶄新基礎結構技術,以幫助阻止惡意軟體的破壞行為。

這種把安全責任甩給使用者決定和擔當的模式,就給使用者帶來了明顯的不適應。

事實上,當使用者無所適從或者不煩其煩的時候,該機制就形同虛設了使用者可能瞅也不瞅地點了確認按鈕,責任也隨之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另外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安卓系統上安裝程式可能一個手電筒程式,都八竿子夠不著地要求得到電話、通訊薄、簡訊等等的許可權,而使用者往往懶得花時間仔細琢磨,統統答應了下來。

試問,如果到時候發生私人資訊洩露之類的糟糕情況,到底怨誰呢?

哲儒的分別針對消費級市場和專業級市場的作業系統studios和artascope,在架構等等方面,肯定比windows,以及還沒蹦出來的安卓,優秀得多,可其也倍感眾矢之的下的安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