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公司。
要知道,做為一種特權的象徵,在香江諸多上市公司當中,滙豐是唯一一個組織章程根據自己的內部銀行條例,而不是面向公眾的公司法,創辦起來的存在。
至於公司法的規定,除極少數之外,均不適用於滙豐銀行。
現在,滙豐突然自導自演了一場修章行動,實在太出乎人們的預料了。
浦偉仕對此解釋道:“歷史遺留下來的事實屬異常而不符合現代化做法,雖然滙豐持有不同看法,但不時有人認為此種做法令滙豐享有特殊或特權地位,滙豐亦同意此種情況過時而令人混淆,因此必須修例而達致現代化。”
這段話的含義,簡而言之就是:為了國際化,滙豐對自己進行了修憲,好符合通行的公司法的各種規定。
明天早上發全文。已經開啟本章節的起_點或q_q手機客戶端,到時候可以在目錄介面長按章節名,重新下載即可。
……
滙豐打出的這張“新會計安排”的牌,充分反映出了其曾經享受到了多麼大的特權,即對整個香江銀行體系的結算餘額的控制、支配、免息使用。
這個土財主為什麼如此牛掰?就是靠著諸如此類的特權,以及包括持股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一在內的一整套防禦體系,練到了金身不壞的境界。
可以說,只要滙豐不作死就不會死,能夠影響到它的因素,估計只有政_治層面的風險了,而且還是和中國這種有自己一套價值觀和行事準則的主體打交道。
即便如此,滙豐也可以做到有條不紊地從香江撤退。
可它偏偏真的作死了——千方百計地想要踢走混進英國遠東商業利益集團的唐煥與勤和,而且還挑在了1987年下半年這個時間段發動了全面進攻,結果全盤計劃落空,還大傷了元氣。
滙豐曾經一度安慰自己,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勤和,為了自保,到處籌錢,日子也好過不了。
沒想到,唐煥狠狠地捅過來兩刀,不但成功抽血,找回了損失,似乎還大大地賺了一筆。
這種情況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的滙豐,在決定是否放棄“新會計安排”所涉及到的特權的過程中,不是一般的痛苦。
畢竟,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一下子就吐出去了幾十億美元,滙豐縱然有上百年的底蘊,也吃不住勁了,自然而然地越發留戀任何掌握在手裡的特權,好讓目前身體發虛的自己“進補”一下。
雖然國際化之路,必然導致這些特權遲早都要被放棄,但具體的節奏,理所當然地完全能夠任由滙豐這個當事者,去酌情考慮如何推進,可惜它把自己逼進了死角。
唐煥笑嘻嘻地送過來兩盤精心烹製的菜式——美國海洋銀行和英國米特蘭銀行,除了讓滙豐無比肉痛地送上“勞務費”外,也變相地加快了滙豐國際化的腳步。
相應地,滙豐放棄特權的進度,也不能再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拖下去了——多賴幾天的特權,可能就被英國那邊的收購競爭者大做文章。
另外,針對滙豐給股東造成損失的經營失誤所進行的討伐,雖然港府不予理會,甚至還有一些華人精英站出來反對,但輿論壓力仍然不可小覷。
此時此刻的滙豐,無法繼續高傲地置之不理,必須有所表示了。而“新會計安排”則能迅速平息民怨,並轉移輿論關注點。
不管怎麼進退維谷,滙豐最後還是選擇硬著頭皮邁出了這一步,由此倒是讓唐煥頗為佩服地稱讚了對方几句,“不簡單,真正懂得如何取捨。”
周密說道:“如此一來,你組織的那個滙豐小股東討伐團,繼續下去的意義就不大了。殺人不過頭點地,這幾乎是滙豐所能做出的最大妥協了,何況它還有一些死忠的擁躉。”
“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