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忍不住吐槽。
從奧爾德里奇這裡告辭後,唐煥便重點過問了一下鄧儷珺演唱會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
他在歐洲總有一種鞭長莫及的感覺,好在克里斯蒂娜說自己是鄧儷珺的歌迷,絕非只是隨便講講而已。確實出力分別在倫敦和巴黎幫忙了。
加上寶麗金這個跨國集團。看到鄧儷珺這棵搖錢樹和金字招牌。仍然大有利潤可賺,便也積極運作起來。
歐洲有不少華人,只要能在這個基礎上,倫敦和巴黎分別售出去幾百張門票,這個演唱會就能搞起來。
盈利與否都不重要,唐煥首先考慮的仍然是影響力這個因素,畢竟市場開拓也是有一個漸進過程的。
總體而言,進展還算不錯。或許等到北美巡演結束後,能夠藉助這個餘熱,進一步帶動一下歐洲這邊華人的積極性。
唐煥正式起身去莫斯科之前,沒有見克里斯蒂娜,女船王對這個地方不待見,為了不觸動對方最近變得敏感的神經,他只是打了一個常規問候的電話。
這次去莫斯科,唐煥還發出邀請,帶了兩位媒體人士作伴,一位是方氏報業的老闆方大川。另一位是來自《舊金山紀事報》的記者,這家報紙現階段還沒有被赫斯特家族收入囊中。而且報紙影響力側重於全美,唐煥也就將其考慮在內了,而不是眼下赫斯特家族手裡的《舊金山觀察家報》。
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的時間是7月19日,唐煥提前一天來到了莫斯科,負責接待的就是之前見到過的那位伊萬諾夫。
對方自然公務繁忙,不可能只圍著唐煥打轉,好在辦事還算靠譜,對於唐煥演示方圓電腦的請求進行了辦理。
莫斯科的大學,以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和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最為著名,而演示地點就安排在前者的校園內。
這讓唐煥有些受寵若驚,要知道,這所大學在蘇聯的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和北大了。
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於1755年由教育家m。b。羅蒙諾索夫倡議並創辦,它的名字便來源於此,實打實的百年名校。
唐煥估計,自己當初那套個人電腦如何物美價廉,最適合教育機構使用的說辭,把伊萬諾夫忽悠住了,陪同他的就是主管教育的官員,還有臺下數百名好奇的學生。
為了演示,唐煥帶了兩臺方圓電腦,等用完了,便做個順水人情送給協助演示的機構,犯不著斤斤計較了,他基本上把這次來莫斯科,當成了商務之行。
實際上,鑑於當下蘇聯和中國、美國的總體層面關係,唐煥的身份略顯微妙,但大學校園畢竟相對單純一些,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兩臺電腦上。
唐煥卷著舌頭,用流利的俄語開始講解,而且操作介面同樣是俄語的,不由得讓臺下各種型號的大鼻子們一愣一愣的。
這次的演示,自然還是老三樣:電子表格cgrid、文書處理wordeasy、資料庫ebase,資訊處理系統則是構建在ebase上的兩個解決方案:學籍管理和圖書館管理。
可以說,這個準備非常應景,就是奔著教育機構用途的目的來的。
蘇聯的計算機水平自然差不了,核武器、人造衛星、電話交換機之類的高精尖應用一樣不少,但這些東西不是軍事用途,就是被國家層面使用,民用領域的應用例項著實乏善可陳,
原本時空裡,1990年代的俄羅斯,民用品匱乏、好多中國商人抓住機會倒賣衣服之類的小商品,都差不多掘金成功了,由此不難想象北極熊的工業體系裡是怎麼樣的一個比例分配。
見這幫人看得目不轉睛,唐煥便刺激了一下他們,“不是我誇口方圓電腦如何好用,日本剛剛官方採購了5000臺用於教育機構,人家總不能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