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而問道:“我們的記者已經在滬城那邊就位了吧?”

董橋點了點頭,“在追蹤報道了《中英聯合宣告》正式簽署儀式後,他們便兵分兩路,南下滬城,不過獨家頭條估計很難搶到,單單寰亞電視一家的採訪團隊,就遠比我們強大。”

“我們有自己的獨特報道角度,沒必要和寰亞電視拼財大氣粗。”金庸堅持著身為商人一面的精明,“關鍵是,鄧儷珺答應了《明周》的獨家人物採訪沒有?”

精神一振的董橋回答道:“已經落實下來了,鄧儷珺親口表態說,她最喜歡《明報週刊》溫和方正的報道風格,等參加後nhk紅白歌合戰後,就專門到香江完成這次專訪。”

“太好了,有了這篇獨家專訪,足以保證我們在新年前後的銷量了。”金庸很是欣慰,“胡音夢有很長時間沒給《明月》投稿了吧,她是什麼態度?”

“胡音夢目前在美國洛杉磯呢,我倒是電話聯絡過,她說最近的文風,沒法給我們投稿。”董橋斟字酌句地解釋。

“該不是胡音夢也和亦舒、林燕妮一樣,找藉口想提稿費了吧。她們這些才女,或者不缺錢,或者有錢就花光,或者節儉得不怎麼花錢,那還在稿費上如此執著幹什麼。”金庸抱怨了一句,端起了杯子。

“胡音夢倒是沒有提稿費的茬。”董橋面露古怪之色。“她說自己現在只能寫出來育兒經,《明報月刊》肯定不能要。”

金庸一口水噴了出來,咳嗽了幾聲後苦笑道:“我倒是忘了,她為什麼躲到美國去了。”

董橋連忙安慰道:“《明報》這邊有我們,您就安心地為參與起草基本法做準備吧。”

……

12月22日,星期六。農曆冬至,正值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但擁有五十多年曆史的滬城音樂廳內卻暖意融融,鄧儷珺的全球巡演最後一站,便在這個現階段的中國經濟中心和時尚之都舉行。

雖然唐煥極力強調這是一次純粹的藝術交流,但實際上的輿論反應肯定不會那麼單純。

一方面,鄧儷珺的歌去年在大陸被禁了,今年大陸允許她開演唱會,無疑表明了與世界接軌的開放態度;另一方面。自中美正式建交後,開始奉行“三不”政策的寶島,則略顯尷尬。

其已經無法像原本時空裡那樣控制鄧儷珺了,不說唐煥的撐腰,單是才發生不久的“江南案”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便讓那些粗糙的手段沒有了立足的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順水人情一途,當然也可以自我安慰為鄧儷珺的歌聲是所謂的“光復”先鋒。

說到底。在唐煥的介入下,雙方之所以最後做出了放任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因為自信對內的掌控力——一個演出而已,不管外面如何議論,都是清風拂面,尊重首富先生的喜好才是最務實的做法。

相比於兩岸官方的淡定,媒體的反響就只能用熱烈來形容了:除了滬城的本地媒體之外,包括央視在內的外地媒體也趕來湊熱鬧——能不能播到時候再說。先把素材收集了;境外媒體更是在採訪完《中英聯合宣告》正式簽署儀式後蜂擁而至,甚至寶島的媒體也混到香江的媒體裡,好拿到現場報道素材。

這個景象就有點亂了,把負責接待的滬城各方忙得應接不暇,也讓他們領教到了世界巨星的風采是什麼樣子。

捧場的媒體越多。打起交道來就越需要小心。鄧儷珺只在下榻的文華酒店舉行了一個時長15分鐘左右的媒體見面會,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演唱會籌備情況,並沒有接受提問,然後便在重重保護之下,儘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好在直到演唱會開始,也沒出什麼亂子。

“沒想到,這裡的條件堪稱一流。”打量著典雅莊重、歐式風格的滬城音樂廳,唐煥衷心稱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