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陳蔡,南北距離太長,所以北方之變若是有利於宗弼,則他必背靠燕雲,或先取塘沽,或先取齊魯,行先難後易之事,將領地併成一個大塊。但今日他卻未這麼做,則北方之變,恐怕與他大大不利,所以他才狗急跳牆,企圖南下取易得之地以求生存。”
虞琪道:“多半是我軍東北大捷的訊息是真的,所以才逼得他們準備南下另尋生路。”
郭浩道:“虞大人所言正是!燕、代乃古之勝國,物資既富,又有山川之險,雖狹促亦足以立國!金兵又多身經百戰,兵強馬壯,若是聚攏於燕雲負隅頑抗,我軍縱然數倍於他,急切間恐怕也難吞滅。兵家之勢,利合不利分。今日宗弼既然有南下牧馬之意,我等何不從而縱之。汝潁陳蔡之與燕雲真定,橫隔千里,使宗弼得志於河南,則與燕雲成兩頭之重,金軍東西路素來不合,兩頭均重,日久必分,其勢既分,則我取之為易。此其一也。女真北國之族,陳蔡之地於他而言過於暖溼,驟然移居此地,日久必然兵疲馬困,不戰自壞。此其二也。金軍一旦南下,根基未穩時或會聯宋自保,但金人性貪,一旦與我接戰不利,日久必擾南宋以圖取而代之,是借大宋之力與我共謀宗弼。此其三也。”
曹廣弼沉吟道:“此略甚佳,只是河南一旦為其所據,恐怕我河東、陝西從此與新漢本部完全隔絕,日久恐生分裂之患!”
郭浩道:“不然。宗弼兵力一旦南移,河北必然有隙。我陝西兵馬可由太行山懸壺傾瀉而下,與三將軍會師於河北!某料一年之內,必能成此大功,故不怕有久分之禍。而我軍一旦會師成功,則金人斷為兩截,再難翻身矣!”
曹廣弼盤算良久道:“此計可行。”
數日之後,雁門關又有密使來訪。這時已是歲末,離耶律餘睹上勸進表勸宗翰登基已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耶律餘睹對宗翰極為忌憚,所以之前不敢妄動,直到現在才派人來與曹廣弼接頭。
曹廣弼得到雁門關的訊息後,將前後的資訊一加對比參照,便知郭浩所謀奇準。他雖然還不完全相信耶律餘睹,但仍對使者許諾,願為耶律餘睹的行動提供最大的後援,又表示萬一耶律餘睹行動失敗,太原這邊也會為他敞開大門給與庇護。
在這段時間裡折彥衝在東北的軍勢不斷下壓,而宗弼的主力則逐漸南下,雙方都進行得頗為順利。南宋政權內部也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聯漢攻金,一派主張存金防漢,雙方僵持不下,最後竟在吵吵鬧鬧中坐視宗弼盡吞襄鄧以北之廣大領土。
天下的形勢,也不知道是在變得越來越複雜,還是越來越簡單。( )
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
一六八一年秋東北大捷的訊息傳開以後,新漢政權的屬地幾乎人人都在歡慶勝利,只有完顏虎在遼陽的行宮裡暗暗擔心。會寧被燒了?那姨娘她們如何了?自己的那些兄弟子侄如何了?雖然這些年漢部和完顏部拼得你死我活,但親人始終是親人,在漢部處於弱勢的時候,完顏虎顧念不了那麼多,但現在漢部一佔據上風,她又忍不住擔心了起來。
“備馬!”完顏虎吩咐:“我要去會寧看看。”
“備車!”趙橘兒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傳下命令,她擔心的卻是她爹爹。
“橘兒,你真的要去?”這時還在遼陽的楊應麒勸道:“現在北邊亂得很,不如我派人去找便是。或者你再等等,待我料理完遼陽的事情,我們一起上去。”
趙橘兒道:“我也知道北邊很亂。不過那是我爹爹、孃親啊,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唉,七郎,我實在等不得了!”
楊應麒想想如今已經大勝,北邊就算混亂,畢竟折彥沖和蕭鐵奴都在,有他們二人坐鎮,趙橘兒應該不會有事,便不再阻攔。在遼陽府的北門,兩個公主的車馬竟不期而遇。聽說彼此的意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