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

“謀財致命兇心重,放火屠城惡行多。忽地尋思念頭起,五臺山上禮彌陀。”這是對魯智深過往行為的一種描述,也為他在五臺山參禪的情節做了鋪墊。

“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這是智真長老分別送給宋江和魯智深的偈語,充滿了禪機和對未來的暗示。

中心思想:這一回透過宋江等人在五臺山參禪以及燕青在雙林鎮遇故的情節,一方面展現了梁山好漢們在經歷了征戰殺伐之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命運的探尋;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們雖然立下戰功,但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同時,燕青與許貫忠的相遇以及許貫忠對宋江的勸告,也反映出當時社會中不同人對朝廷的不同看法,以及江湖與朝廷之間的複雜關係。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解析》

《水滸傳》第 90 回“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猶如一幅意蘊深遠的畫卷,展現出人性的複雜與命運的無常。而透過周易哲學的視角來審視這一回的故事,更能揭示出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與玄妙之處。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宋江帶領梁山好漢們平定遼國,班師回朝途中的經歷,恰如陰陽的變幻與交織。他們在戰場上的勝利,是陽剛之力的展現;而在五臺山參禪時的迷茫與思索,則體現了陰柔之態的內省。

宋江作為梁山好漢的領袖,他的內心始終充滿了對忠義的追求與對未來的迷茫。在五臺山,他向智真長老求問前程,智真長老所贈的四句偈語“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如同命運的預言,蘊含著陰陽平衡的智慧。“當風雁影翻”暗示著世事的無常與變幻,正如宋江等人在江湖中的起伏;“東闕不團圓”則預示著他們在朝廷中的命運並非一帆風順,難以達成完美的團圓;“隻眼功勞足”提醒著宋江,他的功績並非全面,而是有所偏頗;而“雙林福壽全”則給予了一絲希望,暗示著在某種未知的境遇中,他們或許能找到內心的安寧與幸福。

魯智深的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同樣充滿了周易的哲理。“逢夏而擒,遇臘而執”,展示了命運的安排與因果的迴圈,如同陰陽的交替;“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則預示著魯智深的歸宿,他在聽潮之時達到圓滿,在見信之時走向寂靜,這是他生命歷程中陰陽平衡的必然結果。

智真長老在這一回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如同一位洞悉天機的智者。他的坐禪入定與講法參禪,是對陰陽之道的領悟與傳授。他以禪的智慧引導宋江等人去理解命運的起伏與無常,讓他們在迷茫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答案。

燕青在雙林鎮的遇故,也是這一回中的一個重要情節。燕青與許貫忠的相遇,彷彿是命運的安排。許貫忠的出現,代表著另一種生活態度與選擇。他的隱居與超脫,與宋江等人的江湖生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燕青跟隨許貫忠而去,也體現了他在命運轉折之際的抉擇,是對陰陽平衡的一種追尋。

在周易哲學中,變化是永恆的主題。宋江等人在這一回中的經歷,正是命運變化的寫照。他們從戰場上的英勇廝殺,到五臺山的參禪思索,再到雙林鎮的相遇別離,每一個階段都充滿了變化與轉折。這種變化既反映了外部世界的不可預測性,也體現了人性在面對命運時的無奈與掙扎。

同時,這一回也揭示了命運的複雜性與多面性。宋江等人的命運並非單一的軌跡,而是充滿了各種可能性與變數。他們在追求忠義的道路上,不斷地面臨選擇與挑戰,而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這種命運的複雜性,恰如周易中的八卦相互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