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制約,得保九鼎不失……”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人秦。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從雒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無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把志中認為: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無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入不敷出,於是銷燬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使人難以置信的。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三年兩次最為有名……

縱觀中國曆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周三代的鎮國之寶。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燬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

說道這裡,眾人對澹臺夢語已經是佩服得不行了。就算是背的,她這記性也是夠好的了,還能這樣淡定從容的說出來,並不是哪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澹臺夢語笑著說:“這個九鼎的傳說,我很喜歡,所以就多給大家說些聽聽……九州神鼎的下落一直都是個謎,但是,今天我們卻現了神木鼎……這個神木鼎是從海外的一艘古代海盜沉船中所獲,同這個神木鼎在一起的,還有一本日記。也就是從那本日記中,才得知這個小鼎,就是九州神鼎之中的神木鼎……經過權威專家討論認定,也確定了這個鼎的形成年代和歷史淵源,不能百分百說,就是神木鼎,但是,這種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澹臺夢語說到這裡,突然神秘的一笑,拿起一旁的礦泉水,擰開蓋子喝了一口之後,將剩下的水往那個小小的鼎裡面倒。令人驚訝的事情生了:那個看起來小小的鼎,竟然將一瓶礦泉水都裝了進去。而且,澹臺夢語又倒了兩瓶進去之後,回頭將小鼎的口朝向眾人,眾人赫然現,那鼎裡面竟然只有不到小半下的清水,在裡面輕輕的旋轉,並不往外流淌!真是太神奇了!

這下子,眾人都倒吸起涼氣來,個個都蠢蠢欲動,熱血沸騰,想要將這個神木鼎拿到自己的手裡面!這可是個真正的寶貝啊

………【第814章氣】………

寶貝是什麼?看似簡單的問題,要回答起來卻非常的艱深。

莎士比亞那個老頭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對於寶貝也有一千種定義。

這個小鼎,顯然在眾人的眼中都是寶貝。有的人是看中了它的神秘,有的人是看中了它的神奇。還有人只是覺得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很特別,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