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到底是什麼來歷呢?”

道信夓信大師向他凝望半晌,緩緩點頭道:“你這一身本事,雖然老和尚想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但看來倒確實是佛門之學。你與佛門大有淵源,這點老和尚可以肯定了。既然如此……好吧,那麼告訴你也無妨。當年漢明帝遣人往西域求佛問法,於是有竺法蘭和攝摩騰兩位,以白馬馱經西來。

他們所帶來的經書當中,以佛法而論,最重要的是《佛本行經》和《四十二章經》。但對中土武林最有影響者,則是《安般守意經》和《陰持入經》。前者為習禪之法,講呼吸守意。與道家吐納煉丹之術,頗有相吻合之處,故此接受頗易。後者則講佛法名數,涉及宇宙人生的關係,以無上意識為本元,令當時武林耳目一新,得以擴充套件胸懷。

故此從東漢開始,中土武學得以飛速發展。當今江湖中所謂正邪兩道的源頭,其實都可以追溯至那個時候。比方說,魔門、慈航靜齋,以及淨念禪院。皆不能脫離這一藩籬。

但查究其實,兩位大德帶回來的經書當中,最重要者,應該是這《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才對。此經為我佛門武學之總綱。後世種種奇功絕學,皆依此而闡發。但後輩佛門弟子,雖然都能夠從中得到種種好處,卻不知為何,總無法從頭到尾地將之修成。勉強而為,又總是以走火入魔,經脈盡斷,暴斃當場為結局。所以說起來,此經其實也真害苦了不少人啊。

數百年來,無數智慧超卓之士為此殫智竭慮,始終百思不得其解。比方說東晉時,鳩摩羅什就曾經把經中所記載的心法塑造成羅漢像,放在成都的大石寺裡面,日夕相對揣摩。可惜到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以他這樣的佛門大智慧者也不能修練成功,後人資質遠遠不如,那是更加不用說了。

所以到了達摩東來之後,他為了讓禪門眾僧不再糾結這個問題,於是乾脆釜底抽薪,建議把此經拆分成四部分,由禪宗、華嚴宗、天台宗、以及三論宗等四家分別保管。如此一來,即使有人想要修練,因為沒有全本,所以練不完全,也就不足為害了。之後百餘年來,始終相安無事。直至……”

說到這裡,道信大師忽然黯然搖頭,喟然一嘆。顯然當中另有隱衷,以他如此樂天通達之人,卻也難以釋懷,故此不願再說了。不過到底“直至”什麼,陳勝也根本不會關心。此時此刻,他心中一片恍然,隨之而來者,就是狂喜。因為自己夢寐以求的神足經第二卷,終於知道其確切下落了!

聽道信大師所透露訊息,《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的原本,現在被拆分為四部分,分別掌握在四大聖僧手上。但除此之外,另外還有一份副本,是存放在四川成都大石寺。想要從四大聖僧手裡得到全本的神足經第二卷,說不定有些礙難。但大石寺那份副本,卻就實實在在,完完整整地放在哪裡。只要自己去到成都,就隨時都能看得到了。到時候兩卷神足經合一,自己妥妥的必能再上層樓,達到6星級水準。

至於道信大師說,幾百年來一直沒有人能夠把《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修練成功,陳勝也可以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欲、勤、心、觀,四大神足循序漸進,難度漸次遞增。自己在《笑傲江湖》世界得到的欲神足,難度最低,很可能就相當於入門基礎。而勤神足的難度該當高了一層,而且又缺少基礎入門部分,則修練起來,當然困難重重了。

當然,四卷神足經相對獨立,即使沒有欲神足這一卷入門的基礎,單單修練勤神足,其實也有機會成功的。不過難度就比較大一點了。這情況就和魔門的《天魔策》差不多。

《天魔策》和《戰神圖錄》、《長生訣》、《慈航劍典》並稱四大奇書。但因為魔門分裂為兩派六道的關係,所以又衍生出各種功法。最精華部分,則屬邪極宗的《道心種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