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春分:「倒魚湯裡面吧。離下課還有十分鐘的時候再把這些魚片倒進去。在鍋裡打個滾就好。翻動的時候注意點。蘿蔔給我,等一下炒菜。」
汪振東怕時間來不及,就幫她一塊切。他不如杜春分刀工好,切的粗細不均,杜春分炒的時候把他切的先下鍋,她的後下鍋。
杜春分在櫥櫃裡發現一點油渣,就抓一把油渣放進去。
徐廣富忍不住說:「今兒的飯夠味。杜師傅,我覺得不出三天,不用把杜局搬出來,不論咱們做多少都能賣完。」
第82章 大受歡迎
杜春分好笑道:「天天來這兒吃,日子不過了?」
「天天來這兒吃也能吃得起。因為咱們的飯便宜,將將裹住本。」
杜春分意外,居然比她以前定的價格還便宜。
寧陽周邊村落多,還有幾個農場,汪振東買菜遠比邊防師副食廠的職工方便。種類相對來說比較多,又是什麼便宜買什麼,成本低自然就低下來。
放學鈴聲響起,甜兒和小美習慣往外跑,到門口姐倆停下來,眼角餘光注意到教室另一頭出來個老太太。
甜兒想搶她娘做的飯,大聲喊:「王奶奶,我們先去食堂幫你們佔位置。」
別看王金氏年齡大,眼不花耳不聾,立即擺擺手錶示她知道。
姐倆身體好,跑起來都不耽誤她倆聊天。
甜兒問:「吃啥?」
「娘沒說,我也不知道。」小美想一下,「娘說有好幾個菜。王奶奶還說食堂還有別的廚師,我們就買娘做的吧。」
甜兒立即道:「好!」
先前杜春分猜這邊的學生的父輩職位高。確實不假。
職位高,工資高,糧票、油票這些定量的東西卻不多。
這些人的工作量很大,如果營養缺的厲害,工作的時候昏倒,整個軍區就亂了。家裡不敢太缺,只能買溢價物。孩子跟著父母住,自然吃的不差。
汪振東幾人都是炊事班出來的。
炊事班做的大鍋飯實在不怎麼美味。首先炊事班的飯菜需要鹹一些,因為軍官得訓練,汗流的多需要補充鹽。
也有學生家長向汪振東等人反應過他們做的菜鹹。只是十幾年的習慣很難改。時間充裕的時候還能記得。忙忘了按照部隊那邊來做,學生也不敢浪費。
這事要傳到他們父輩耳中,非得拿皮帶抽他們不可。
時常可以吃,時常鹹的沒法吃,久而久之導致這裡的學生跟邊防師的恰恰相反。邊防師的學生是中午儘量在食堂吃多點,晚上回去就不用吃了。這裡的學生是隨便吃點,晚上回去跟爹媽好好吃。
部隊也想過找大廚,可真正的大廚在飯店那都有一群徒弟奉承著,待遇好,多半住在市區,出來進去方便,誰願意往這兒來啊。
軍區首長又覺得學校食堂的學生都是軍人子弟,有義務發揚我軍優良傳統,不能搞驕奢淫逸之風。反而認為汪振東幾人時不時來一頓部隊大鍋飯挺好。省得這些小崽子們以後要成為軍人,吃不下那份苦。
學生們「求救無門」,每天吃飯跟要命一樣。
五年級的幾個學生看到甜兒和小美忙不迭的樣子,忍不住嘀咕:「她倆沒吃過飯咋地?」
「聽說她們的媽媽在食堂上班,可能想媽媽了。」訊息比較靈通的學生接道。
有學生忍不住說:「多大了啊。這麼嬌氣。」
「十歲。」
閒聊的幾個學生倍感意外,比他們小一兩歲啊。
「果然還是小孩子,不懂大人的險惡用心啊。」故作老成的小學生搖頭晃腦。
幾人的聲音都不小,幫甜兒和小美整理書包,慢了一點的平平和安安聞言相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