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妃可聽說了外間的一樁奇聞?”

“陛下是說新任懷仁令告病的事?”武惠妃索性直截了當把這條導火索拿了出來說;見李隆基微微頷首;她就笑道;“妾只是覺得那懷仁令還真是病得是時候;剛得了吏部的加急告身;立時就發了小中風;說不定是因為懷仁無城無民;心裡不痛快吧?自己不痛快;就要別人也不痛快;想來他對於折騰他折騰得不輕的雲州杜長史存下了怨氣;於是便把崔家十一郎給牽扯了進來。說起來崔十一郎還真是不走運;他又沒招誰惹誰;卻成了被殃及的池魚。”

武惠妃直言不諱;李隆基面色稍霽;飲了一口櫻桃漿便若有所思地說道:“愛妃此言有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只是朕當初選杜君禮為雲州長史時;雲州亦只得一座稍稍修繕的廢城;兩千軍民;一千匹帛;獨當一面的他甚至都沒處去求助。現如今懷仁縣雖也是要平地起新城;但杜君禮既然敢對朕提出來;又請派官員;自然會撥款撥人撥兵馬;難道還會把縣令和幾個屬官於晾在那兒?兩相對比;這韓不為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天子既然已經一錘定音將此事定性;武惠妃如釋重負;當即小心謹慎地順著話頭附和了兩句。可讓她沒想到的是;李隆基突然又話鋒一轉道:“不過;雲州新置之地;既然有人說杜君禮任人唯親;朕不妨就成全了他。崔家那小子就不要去陽曲了;直接去懷仁把擔子挑起來。朕倒要看看;他們郎舅倆是否都有擔當”

此話一出;一旁的高力士雖有些愕然;但知道天子金口玉言;崔儉玄恐怕真的要去雲州了。可想到杜十三娘託付;為崔儉玄正名倒不用操心;但務必要韓不為好看;他又想到這次事情的幕後名堂;他便微笑道:“大家聖明。只是;那原懷仁令韓不為;還有這些議論……”

“韓不為此人;挑肥揀瘦;毫無擔待;知會吏部;永不敘用父親如此;兒子恐怕也不會好到哪兒去;不許州官將其貢入科場。”一句話把韓不為從今往後打入了冷宮;李隆基頓了一頓;這才若無其事地說道;“至於議論;言官諫官暫且不論;力士你去查一查這些動靜的來源。”

“是;奴婢遵命。”高力士甚至連餘光都沒有去瞥武惠妃一眼;恭恭敬敬答應一聲退了出去。他很清楚;這次又是一個絕好的良機。

即便每次都是一絲一絲的疑忌;但總有一天可以⊥天子那一堵信賴的堤岸徹底潰決。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九十八章 杜氏雲州

得知原本要被調派到雲中縣任職的那些官員;在馬邑得到新任命之後;縣令韓不為竟然小中風不能赴任;杜士儀也並沒有太當一回事。

他在去年到雲州上任的時候;就打定主意;一定不能讓雲州只得雲中一縣;一定要在朔州到雲州的官道上再設一縣;作為物資人員的轉運點;以及日後萬一真有大戰時可以彼此呼應的另一要鎮。所以;他才上書提請把這些新上任的官員調給了真正一窮二白的懷仁縣;而後又在城內動員了商戶;以及去年的那些俘虜;然後交給了南霽雲統管;又把王泠然也調過去懷仁幫忙。這麼一來;雲州都督府的人手吃緊不說;資金自然更緊張;郭荃就差沒有耳提面命讓他少花錢了。

韓不為不於;總還有其他人。可就在這節骨眼上;來自長安城的崔家信使給杜士儀帶來了一個他始料未及的訊息。

“你是說;崔十一郎和十三娘要到咱們雲州來?而且崔十一郎還是就任懷仁令?”王容滿臉的不可置信;直到見杜士儀點了點頭;她方才驚呼道;“聖人怎麼會答應的要知道;之前你指名調了郭荃;又帶著正好賦閒的王子羽和小崔到雲州來;再加上王泠然是本來就跟著阿姊在雲州好幾年的;草創雲州的時候任人唯親;陛下嘉賞你的功績;自然不會說什麼;可現在又怎會……”

“其中內情;你看了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