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寇,總有一種活得不光彩的想法。每當這種情緒比較多的人佔了主流的時候,一支起義軍就很容易瓦解和分化。明末農民戰爭期間,許多義軍都曾被官府招降過,就是因為有這種情緒在作怪。其實就連這些農民們最喜歡聽的《水滸傳》,裡面的梁山泊不也是向官府投降了麼?這件事怪不得這些農民!

這也是明末農民戰爭與元末農民戰爭的不同之處!

元末的農民起義,義軍的立場要比明末農民起義堅定得多,很少有向元政府投降的,原因主要是義軍被白蓮教控制著,大多數人的心志帶著宗教的狂熱,這種情況下比較不容易動搖。另一個原因就是元政府對於當時廣大的漢族人民來說,屬於異族侵略者,所以人民對著這樣的朝廷更有反抗心理,起義造反更加堅定。

這兩個優勢,是明末農民起義所不具備的。在明末農民起義的前面十幾年裡,義軍都處於四處流竄,不敢與官兵交戰的狀態,幾乎所有的義軍都有過向官府投降的舉動,例如鼎鼎大名的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人都先先後後接受過官府的招安,綜合這些細節來分析,明末農民起義的難度,比元末要高。

這也是朱元璋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他必須選在最合適的時候,最合適的地點起義,絕不能像鄭彥夫一樣草率。

他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走過之後,流寇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了一起,低聲商議著什麼,顯然是在爭論要不要投降的問題。

走了好一陣子,三人終於走到了山寨中心的大茅屋前,符五六進去通報了一聲,隨後請朱元璋和王二自己進去,他則返回山寨門口守箭樓放哨去了。

朱元璋在王二肩上拍了一下,低聲道:“記住我剛才給你說的話,進去之後我暫時先假裝不認識鄭彥夫,你按我吩咐的方法和他說話。”

“好!”王二點了點頭,他向著周圍那些議論紛紛的流寇們掃了一眼,低下頭道:“我開始明白你為什麼要假裝官兵的勸降使者了,咱們以這樣的身份進寨來,果然可以激化出一些問題。從他們對待我們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誰的心裡在想什麼。”

朱元璋淡淡一笑道:“沒錯,咱們最後要看的,就是鄭彥夫的態度了。如果他本人也想投降,那咱們就沒有必要救他了……”

“唉,你說得對!”王二長嘆道:“英雄好漢,真不好當。”

六四、山寨裡的矛盾

兩人走進大茅屋中,這個茅屋很寬敞,裡面幾乎沒有什麼傢俱,只有一排粗劣的木凳,看來是流寇們自己做的工木活兒,鄭彥夫皺著眉頭坐在中間的椅子上,這張椅子上面居然鋪了一張狐皮,看來流寇中有不錯的獵人。

鄭彥夫的身邊還有幾個手下,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奇怪,有的人緊皺眉頭,和鄭彥夫一樣鬱鬱不樂,有的人則滿臉古怪的喜悅,尤其是看著王二和朱元璋走進來的時候,喜悅之意更甚。

王二走在前面,朱元璋將自己的身子縮了縮,大半都遮擋在王二的後面,由於王二長得牛高馬大,將朱元璋的身體大部份都遮擋住了,所以鄭彥夫完全沒有留意到他的身形。

“這位就是澄城鄭彥夫?”王二大大咧咧地問了一句。

“是的,我就是鄭彥夫!”鄭彥夫直視著王二,問道:“你們就是來勸降的朱百戶和王總旗?”

“嗯!”王二按朱元璋的吩咐,把氣勢拿了出來,笑道:“老子就是王總旗,身後這個就是朱百戶大人。”

他說話沒有官腔,也沒有那種官場中人的圓滑,帶著一股子彪悍,這是學也學不來,改也改不掉的本性,用來配合朱元璋給他安排的總旗這個身份,倒也勉強合適,讓人絲毫不覺得懷疑。

王二大聲道:“鄭彥夫,今兒個我和朱百戶上山,就來問你一句,你降是不降?若是要降,早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