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司的失職更加快了局勢的惡化,終於導致今日困局…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各就各位

到了仁宗之後,尤其是趙佶繼位之時,面對由於吏治的**帶來的經濟負擔,朝中上下別無良策,唯有向百姓橫徵暴斂一法。監司官不僅對違法官吏“坐視漫不省察”,而且“背公自營,倚令騷眾”,甚至與守令勾結起來,欺壓百姓。“民訴某守,則執其人封其辭,以送某守;民訴某令,則下其牒以與某令,是為守令報仇也。”監司官這種瀆職貪贓的行為更加速了吏治的**,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徹底清理之時。

在趙檉的支援下,李綱開始動手了,他聯合許景衡、宗澤、陳過廷,彈劾朝中幾位留任的尚書,‘官家’一怒將幾個人全部罷職,殿上一片肅然,無人再敢吭聲,他們算是看出來了,君臣老幾位是拿幾個倒黴鬼祭刀呢,下邊不知道要砍倒誰得頭上…

陳公輔,字國佐,人如其名,字如其人,確實是一個輔國良才。政和三年參加上舍考試得了第一名。當時蔡京改革科舉,一度採用‘三舍’法考試,上舍為最高檔次考試,第一名相當於進士試的狀元,從平江府教授幹起,官至應天府少尹,趙桓即位後提升為右司諫。官作了時間不常,被耿南仲指為李綱的同黨,貶到地方。李綱重新主政後,又舉薦公輔,被太后任命為尚書左司員外郎。

陳公輔自進入仕途後,崇尚氣節,忠鯁直言,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在任平江府教授時,朱勔正是紅得發紫,勢焰灼人。許多官員都屈倒在他面前,但公輔絕不與交。其哥哥死了辦喪事,公輔不但自己不去弔唁。還教他的學生不許前往。

‘浪子宰相’李邦彥被罷官,但沒過幾天又被授為太宰,一時“人情震駭”,但朝中大多數官員敢怒而不敢言,陳公輔連夜寫具奏章彈劾,列舉了李邦彥賣國投敵的種種事實和劣跡,終於使李邦彥及其黨羽王孝迪、蔡懋等被罷職。即便是對待與自己關係較好的李綱,也能做到不偏不倚,正心為國。當滿朝皆論‘和議’之時。他卻言公卿大夫應首重“氣節忠義”, 抨擊朝野的投降派。

這種不結黨不結派,又能忠心為國,剛正不阿的良臣,當然很快入了趙檉的法眼。他知道這種人雖然脾氣大,說活‘臭’,對抗上級,可辦起事情來卻是能做到不偏不倚,這正是‘大宋幹部部長’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也許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會給自己造成點麻煩。卻可以保證選官工作的公正性。

隨著新的吏部尚書陳公輔上任,清理冗官和吏士合一兩項工作終於駛出了車站,一些人搭上了這班車,一些人卻要從這趟上下去了。而陳公輔不負所望。接連上了幾道條議,趙檉十分滿意,立刻下發執行。清理在陳公輔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下全面鋪開…

張叔夜在守衛汴京城及其後北行的表現可圈可點,可謂忠義雙全。在保定軍之戰中獲救歸京,李綱舉薦其為兵部尚書。趙檉想想此人文武皆可。當過基層地方官,也主政過州府,更難得的是曾領兵出征,都頗有建樹,有過北行的這番經歷更知其中弊端。召見答對後,趙檉十分滿意,便定了下來。

隨後,趙檉命趙義出任兵部侍郎,他雖是王府‘老人’,能力也不錯,只是他資歷尚淺,也缺乏主持一個大國兵政的歷練,即使出任侍郎一職,也是破格,引人側目,但是他乃官家的心腹之將,也無人敢多言。

戶部這次也是改革的重點部門,三司併入後規模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個部門,而現在財政匱乏,府庫空虛,戶部肩負著恢復生產,徵收賦稅,為國理財的重任。趙檉思慮再三,決定以陳遘為戶部尚書,周行己為侍郎,讓他們二人肩負其恢復大宋經濟的重任。

周行己從大同來京後以年老體衰要求致仕歸家養老,但是趙檉將他留下。原來趙檉即位後發現大宋的金融系統已經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