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飛的努力抗爭下,異能者們終於開始逐漸出現在大眾面前。

火災發生,女童被困十三樓。

只見一位穿著紅色衣服的救援工作者,突然凌空就飛了上去,冒著大火,蓋著溼水的棉被,飛了下來。

在他懷裡,是年僅七歲的孩子,平安下來後,停止了哭聲。

正一臉驚奇地看著救她的大哥哥,她的媽媽哭著將她擁入懷裡,滿臉都是失而復得的慶幸。

女孩卻笑著說:“媽媽,大哥哥就是超人嗎?他沒有變身,但是會飛。”

“是啊,他是超人。”女人感激道。

從異能學院畢業出來的小夥子,此刻笑得一臉爽朗,然後接著奔赴火海。

還有在水裡能長出人魚尾的異能者,參與了海上的佈防工作。

各種各樣的異能者都被安排到了適合的位置上,他們的能力強,承擔的自然也多。

社會福利也比普通人高一點點,所以大家生活的都挺開心的。

至於島嶼上,雖然還是封閉式的教育,但是起碼有了盼頭。

每月都可以出去一下,對比外面世界的寄宿學校後,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明明島上該有的東西都有,但跟自由還是有些區別的。

就像戴口罩那幾年一樣,明明平時哪裡都不去,但是不能去和不想去,是有區別的。

有了自主權,才開始像個人。

而不是國家豢養的殺人利器……

………

高層發放下來的特殊任務,學院依舊要接。

但是接任務的年齡,雲飛提高到了十六歲以上。

不過平時關於那方面的課程並沒有少。

心理素質教育,暗殺格鬥,體能訓練,求生技巧……等等。

有一項不合格,都不會讓他出去做任務。

並且,任務也不再採取強制性,除非真的非他不可和有關學院存亡。

而那些不願意,或者做不到的,雲飛都不會強迫。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冷靜地動手殺人的。

不過那些畢業後,在社會上擔任特殊職業的異能者,都並不抗拒為國家辦事。

他們確實曾經厭惡學院,厭惡國家,因為他們無止境,無底線地一直在操控他們。

被控制的一生,長命還是短命,又有何所謂?

但是當離開那個小島後。

他們見到了思念的家人,交到了知心好友,還有了熱愛生活,熱愛職業的同事們。

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歸屬感。

哪怕是為了所在意的人們,他們也要完成任務。

不過大部分異能者是不用接任務的,只有特殊點的異能者才需要。

攻擊性異能者長年累月都在做任務,他們強是一回事,需要傾瀉自己身上的能量也是一回事。

所以如今在做任務的,更多都是攻擊性異能者。

在島外生活的異能者,只有用到他們時,才會喊回來打個輔助。

高層對於異能者如今的自由與半開放式,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由於雙方互不相讓。

只能拍板放任,如果出事了,再管控。

有人就說了,“出事再管控,與亡羊補牢有什麼區別?”

不過被支援的那方駁回了,“異能學院已經有百年曆史了,這百年來,他們為我們國家排除了多少異己?

又為國家處理了多少毒瘤?

若非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這些功績都應該公開嘉獎!

那麼多功績,就換一個可能,也不配嗎?他們救過那麼多人,連試錯一次的機會都不能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