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話太羞人了!”
。。。。。。。。。。
從湧金灣的一條小河進去,不到一里便抵達了李延慶的府邸,李延慶府上早已張燈結綵,喜慶洋洋,趙金福雖然是從後門碼頭上岸,卻是從正門進府,一般只有明媒正娶才能走正門,但李家給足了面子,不僅走正門,跨火盆,還要和大婦一樣夫妻拜長輩,完全和明媒正娶一樣,曹蘊也刻意迴避婚禮。
在一片笑語聲中,臨時充當司儀的曹晟高喊道:“婚禮已畢,送新人入洞房!”
李延慶手執綵球牽著新娘趙金福緩緩而行,幾名宮女掌燈在前面引領,他們沿著長長的紅毯走進了趙福金的院子,這裡便是洞房,在一片祝福聲中眾人將糖果、花生、銅錢散向新人,兩人攜手走進了燭火豔豔的洞房。。。。。。
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
熙河路湟州,一支兩萬人的西夏軍正隱蔽地在大斗拔谷中穿行,向東南方向的湟州殺去。
宋夏之間的區域性戰爭已經持續幾個月,從東京保衛戰開始,金國為了阻攔西軍勤王,便由金國天子完顏晟親自寫信給西夏國王李乾順,要求他出兵陝西路和河西地區。
李乾順礙於夏金合約,便下令十萬西夏軍兵分兩路,分別進攻陝西路和熙河路。
由於陝西路經略使範致虛已調入京城為相,目前熙河路的主將是都統制劉光世,雖然他父親劉延慶在江南上了賊船,最終不幸隕命,但朝廷並沒有處理他,也是因為邊境戰事太緊的緣故。
西夏軍的策略也是很明顯,虛攻陝西路,實攻熙河路,西夏軍在陝西路只放了兩萬軍隊,停停打打,不斷牽制著宋軍,但在熙河路卻放了八萬重兵,由晉王李察哥,全力進攻熙河路,李察哥也立下軍令狀,三個月內奪取熙和路。
這兩個月,西夏軍已經在蘭州和會州激戰了三次,雙方互有勝負,也主要是熙河路宋軍兵力不足,只有四萬餘人,和八萬西夏軍抗衡十分吃力,不僅熙河路兵力不足,秦鳳路和陝西路的兵力也十分緊缺,秦鳳路兵力僅一萬人,而陝西路的兵力也只有兩萬五千人,三支軍隊加起來共八萬人。
倒也不是西軍無兵,關鍵是李延慶先後帶走了七萬京兆軍,李延慶直屬的三萬軍不說,韓世忠兩萬軍打剩下的一萬餘殘軍已經被編入王淵的上四軍,成為拱衛臨安府的主力。
另外還有兩萬軍由曹性統領,在潼關一線鎮守,防禦河東路的金兵趁虛攻入關中,各支軍隊都被牽扯,一時也無法支援熙河路的宋軍。
劉光世的四萬軍隊都已部署在蘭州和會州一線,這是西夏軍南攻的主戰場,宋軍已全力以赴,但這樣一來,宋軍兵力不足的弱點便彰顯無疑,西寧州和湟州兵力嚴重匱乏,駐守湟州的宋軍只有兩千餘人,就駐守在大斗拔谷的南出口。
宋軍兵力不足的弱點已被李察哥看透,他令慶州王李朝應率五萬軍佯攻蘭州,他自己則親率兩萬軍借道大斗拔谷南下攻打宋軍後方。
大斗拔谷實際上是一條河谷,千萬年的暗河沖刷,逐漸將祁連山衝出一個缺口,當河水消失後,河谷便成為了峽谷,長達兩百餘里,從祁連山北麓的張掖延伸到湟州,橫穿祁連山,峽谷內山路隘險,行走艱難,最寬處達十餘里,最窄處不到一里,時常有猛獸出發。
由於路途艱險,連商人也不太願意走這條路,使大斗拔谷內十分陰冷荒涼,李察哥陰沉著臉走在前面,這次攻打熙河路他並不是很情願,李察哥更希望攻打陝西路,如果能佔領京兆府,西夏的國勢將進一步強大,可惜陝西路和秦鳳路都是金兵盤中菜,不允許他們染指,西夏軍只能攻打熙河路這種肥肉外圍的肉皮。
在行軍兩天後,兩萬西夏軍抵達了峽谷的南出口,距離谷口還有十里,軍隊停止了前行,這時夜幕已經降臨,李察哥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