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前腳剛離開長安,後腳長安便迎來一件大事,大唐玄奘歸唐。 或許是崔俊的出現慢慢改變了一些歷史的程序,原本應該在今年正月歸唐的玄奘,直到此時才回到大唐故土。 玄奘在貞觀三年獨自從長安出發去印度取經,他走遍了整個印度,直到貞觀十九年才返回長安,總共用了十七年的時間。 他回到于闐後立刻上表,李世民下令房玄齡負責迎接慰勞。抵達長安之後,房玄齡派官員迎接,並把他安置在弘福寺。 隨後,玄奘拜見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便勸他回俗未果,於是命令他撰寫《西域記》並住在弘福寺翻譯經文。 經文翻譯頗為費時,於是李世民又命道宣、神泰、慧立、辯機、玄應等十二人,幫助他完成這項工作。 玄奘歸唐,自是引起佛教興盛,長安哦家家戶戶都是去寺廟請佛像入戶供奉,更有富裕者在家建造佛堂。 而長安的各處寺廟更是香火鼎盛,終日有信男信女許願祈福。 崔俊對此並不知情,而是在萊州清點物資裝船,等待精兵聚集之後,便登船出發。 十艘海船之上,他都設立四名莊子裡的老卒,負責看管一處密閉的倉庫,其內便是已經封裝好的攻城利器,火桶雷石。 大船之上原本用作散貨區的甲板上,正在裝配著投石機,這樣的投石機,崔俊每艘船上都準備了四臺。雖不如攻打吐蕃時用的那種巨大,但是這次的投臂可是用的彈簧鋼複合投臂,其彈射力絕對不差。 為了不耽誤奇襲攻城的時間,這些投石機的裝配全部在船上完成。崔俊之所以如此焦急,全是因為新羅已經傳來急報,百濟發動了戰爭,新羅難以招架。 原本,崔俊的計劃是等李世績帶領大軍進逼百濟的遼東城下,崔俊才會發動攻擊。 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百濟根本不會給大唐與新羅準備的時間。 百濟王的打算便是速戰速決將新羅擊敗,然後回師邊關與突厥聯合在一起,硬抗大唐。 崔俊認為,若是讓百濟攻破新羅,那麼他再去打下百濟也不可能達成他的戰略意圖。 所以,崔俊不得不先行出發攻打百濟,同時也給李世績傳去急書,要他儘快前往遼東城擺陣,拖住突厥。 而原本並不打算使用的牛木二部落,崔俊不得已決定讓他們參與此事,並讓人偷偷送去精鐵三千餘斤,幫助其打造兵器鎧甲。 水輪船航速極高,而且相較於普通海船,行駛更為平穩。 似乎老天爺也在幫著崔俊,這一路之上風平浪靜,豔陽高照。路上便以壓艙石測試投石機的拋射距離,效果令人滿意。 崔俊行船一日,便已能見到百濟海岸的陰影,命令全體人員補充食物,之後披甲執銳準備攻城。 一個個火桶雷石被抬上甲板,投石機已經準備就緒。百濟王城扶余羅城的輪廓,就在眼前。 而大唐海船的出現,也引起了扶余羅城守軍的注意,但是見其只是緩緩由西北向東南經過,所以沒有引起守軍過多的關注。 這樣的海船以前也常常出現在百濟的海域,全是去新羅做貿易的船隻,雖說此次的規模實在有些嚇人,但是這些人也是見怪不怪。 “狄仁傑,你用我教你的法子測測咱得海船與那扶余羅城還有多少距離?”崔俊將手裡的望遠鏡交給一旁的狄仁傑。 穿著一身縮小版甲冑的狄仁傑,接過單筒望遠鏡後便仔細觀察起來。 “師尊,我船距扶余羅城城牆還有五十丈,雷石可及也。”狄仁傑看罷,將望遠鏡遞還。 “全軍聽令!打旗語通知後船,全速接近扶余羅城,開始攻城!”崔俊下令,絲毫不拖泥帶水。 “全速接近扶余羅城,開始攻城!”傳令官立刻大聲傳令,同時,桅杆上的旗手,揮動紅綠兩色彩旗,開始打出旗語。 “嘭嘭嘭”一聲聲投石機的投臂開始拋射點燃引線的火桶雷石。 雷石落地之後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響起。扶余羅城的城牆被炸得碎石亂飛,震動不已。 “啊!唐軍!唐軍用妖法攻城了!”城牆之上的兵卒死傷一片,餘者皆是紛紛抱頭鼠竄,不敢在城牆之上逗留。 五十丈的距離,對於水輪船來說很短,但是,水輪船卻是不敢衝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