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沒有聽說常虹市的事情。”
要想讓許愛國有一種觸犯了眾怒的感覺,光是自己和謝愛彪的話,份量還有些不夠。
當然,這不是針對許愛國的,這是針對曾太平的。曾太平要賣人情出去,而且是一賣兩家。這筆買賣,對曾太平來說,自然是一筆好買賣。支援許愛國,既能夠從老許家得到好處,又能夠讓老李家認這份人情。這種事情,可謂是十年難得遇上一次。
這樣一來,要想讓曾太平顧忌,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份量。曾太平是什麼人,在省內,不說是絕對權威,那也是相當強勢的人物。光靠自己和謝愛彪自然是不夠的。而龍庚華,自然是最佳的拉攏物件。
一方面,龍庚華和曾太平之間,為了之前楊德市的事情鬧得不痛快。寧博軍臨陣倒戈,讓龍庚華顏面盡失,現在在省內,龍庚華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就有了合作的基礎,俗話說得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
另外一個方面,龍庚華也有部下在常虹市,真要是讓許愛國亂搞一氣,到時候,他自己也要遭殃。
在聶振邦的分析之中,巴蜀省大致有這麼幾種型別的幹部。一種,是親聶系幹部,聶家在巴蜀多年的經營,雖然嫡系一脈已經跟隨老爺子走出去了。可是,在巴蜀,當年受到過聶家恩惠的幹部不在少數。這也是巴蜀被稱為聶家傳統勢力的原因。並不是說,現在的巴蜀省內,大部分幹部都是聶家嫡系。那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的,上面不可能允許出現一個只有聶家沒有國家的獨立王國出現。
可是,這種關係,卻是能夠讓聶家嫡系在巴蜀工作,能夠很快的融入進來,迅速上手。
第二種,中立派,這種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基本都是外來幹部,像是湯炳權、侯文魁就是此種。這些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騎牆。兩不得罪。
第三種就是本土派系了。本土派系,曾太平和龍庚華都算得上是。曾太平雖然不是巴蜀人,可是,參加工作一直在巴蜀,納入本土派系,這是完全可以的。
可是,本土派裡面,聶振邦卻是有一個細分。曾太平屬於本土學院派。而龍庚華這個人,最高學歷不過是一個函授大專。這種層次的差距,使得雙方關係不太好。而且,由於歷史因素。兩人在地廳級開始就是對手。可謂是競爭了一輩子的人。
所以,拉攏龍庚華的話,絕對能夠給曾太平強勢壓力。而且,只要龍庚華說動了。自己這邊,有孫家洛和潘建章支援。再加上謝愛彪和龍庚華。這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相信,侯文魁和湯炳權不會放過這種趁火打劫的好機會。綜合起來,拉龍庚華下水,就是勢在必行的,而且,聶振邦也相信。龍庚華不會錯過這種機會。
龍庚華此刻,卻也在沉思,常虹市的事情,他是清楚的。許愛國的動作,自然會有人告訴他。可是,龍庚華卻是想不通,這個事情,聶振邦這麼著急幹什麼?
頓了一下,龍庚華卻是笑著道:“常虹市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許愛國同志,工作方式上,雖然是焦急了一點。但是,出發點還是好的嘛。聶省長有什麼高見沒有?”
對於龍庚華這種態度,聶振邦暗罵了一句老狐狸。面上,卻是笑著道:“高見倒是沒有。不過,昨天,愛彪同志到了我那裡。訴了一堆的苦,你也知道,愛彪同志,之前是在常虹市工作的。這一次,常虹市的黃振求同志也找了我。彙報了一些情況。我聽說,許愛國同志對山同縣的同志進行了一些調查。下面的呼聲很高。有些人心惶惶。這麼搞,恐怕不行啊。今天搞山同縣,說不定,明天就搞到尤江縣去了。基層不穩,可就關係到大局了。”
這番話,聶振邦也是說得很到位,在火候的把握上也很恰當。先是表達出了還有一個謝愛彪的意思。接著,明確的告訴你龍庚華,這一次,許愛國雖然是對著山同縣,是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