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口月日,唐生智、宋哲元、劉文輝等七十餘人通電討蔣,聲稱,“主息冉爭以對俄,實行反蔣,就任汪精衛任命之護黨救**總司令職,並宣佈閻錫山為副總司令。”
2日石友三率部在浦口隔江向南京城猛烈轟擊。唐生智、劉文輝等五十餘人再次電請蔣介石“幡然改圖,立即罷兵”
口月3日,唐生智又發表《擁汪聯張發聖》通電,對蔣介石則只推崇其軍事才能,稱蔣介石“惟政治非其所長”意思就是要蔣介石讓出國家元首一職。唐生智當日在鄭州就總司令職。
閻錫山看到唐生智等人的通電之後,十分惱火。拍案大罵唐生智不講信義,單方毀掉他們兩人之間的協議。
因為閻之所以又是糧彈。又是軍餉支援唐充當倒蔣的先鋒,不外乎是圖謀一旦倒蔣成功,他閻錫山就可以代替蔣介石而成為國家“元首“了。但是唐生智卻自作主張,投奔在汪精衛的門下,僅給他掛個副總司令的牌子,讓他閻錫山也充當汪精衛的打手到蔣,為汪精衛爭權。他閻錫山可不會幹這種吃子不佔便宜的事。因此,急將運送給唐生智的糧食、槍彈及餉款扣留不再發出。
口月日唐生智通電就以汪精衛等人為首的中再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所任命之“護黨救**第四路”總司令,6日唐生智又任命各方面軍總司令和軍長,唐生智本人率部自鄭州南下,同時至電武漢衛戍司令劉峙,要求他讓出武漢。
口月7日國民政府下令拿辦唐生智,舊日蔣介石發“告前方將士書”誓滅唐生智,口日唐生智自鄭州南退許昌,擬入湖北奪取武漢,唐軍集中平漢線駐馬店附近。
當時,兩廣戰爭未停。而唐生智和石友三等人又興兵發難,蔣介石惶惶不安。經反覆權衡考慮,蔣介石認定閻錫山、張學良、宋哲武三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可是張學良正忙於應付和蘇軍的邊境戰事,根本無暇分神;宋哲武身在滿洲里,留在沫源的部隊他又不好調派。可是,蔣介石還是害怕張學良被人說動,於是。派吳鐵城以勞軍為名去東北拉張學良,派趙戴文回山西勸說閻錫山反唐。讓何應欽、林蔚、張治中、宋子文幾人分別給宋哲武去電安慰,同時,調中央軍各部追擊唐生智部。
閻錫山深知,如果蔣介石和張學良聯合起來,他和唐生智部都不是對手。更何況還有一個態度不明的宋哲武,經由南京趕回來的趙戴文的勸說,閻錫山很快改變態度。從聯唐反蔣一變而為擁蔣反唐。
閻的變化影響了整個戰爭全域性,致使原來在唐生智反蔣通電上列名的各個地方勢力紛紛發表宣告,否認參與了反蔣行動。
感謝還沒發現書友的打賞,也感謝書友舊兇引;鳳跑名再次給深藍的月票!深藍鞠躬致意!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 亂局(二
口月為閻錫山領銜。()原在唐生智的反蔣瀝電聯名;如馬鴻逸、萬選才、劉茂恩、劉鎮華、王金鈺等聯名通電,擁護中央,反對以汪精衛為首的改組派,反對唐生智,並在太原召開群眾大會,大造反唐聲勢。
其實,蔣介石對閻錫山與唐生智的勾結早有察覺。接到閻錫山的電報,蔣介石立刻有了對付兩人的辦法,隨即釋出命令,委派海陸空副總司令閻錫山為討唐總司令,統率晉接軍,並統一指揮河南地方各部隊,通電開始討伐唐生智。
令蔣介石沒想到的是,討唐戰局很快就出現了戲劇性變化,口月正日,唐軍對中央軍發動猛攻,由於天降大雪,唐生智的部隊被阻於遂平、確山之間。和中央軍苦戰五晝夜相持不下。
在這種情形下。原本與唐生智達成一致的何鍵、劉文輝、夏鬥寅等,見閻錫山不僅沒有響應唐生智到蔣,相反還就任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井唐軍總司令,這幾人自然也就不敢亂動。
有了閻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