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項現在還沒有出現的航空發動機技術。
廢氣渦輪增壓器,可以提高高空條件下的進氣壓力,改善發動機的高空效能。
這個時候最好的飛機的飛行高度,也沒有超過萬米的,幾款最先進的飛機戰鬥高度,都被限制在8000米以下。原因就是發動機在8000米以上高空中,功率會大幅降低。
而安裝了廢氣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在8000米以上的效能大幅改善。
在宋哲武的記憶中,安裝了廢氣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它的最大受限高度大概在15000米,幾乎比現今的世界上各種飛機的高度提高了一倍。這樣的高度,絕對是對方夠不著的高度。
想象一下吧,如果空戰中,一方的戰鬥機眼看著對方的飛機高高的飛在自己的上空,而自己的飛機卻無法飛到同等高度去攻擊對方,對方可以隨時打了就跑,這會是怎樣一種無奈的情景。
變距螺旋槳技術可增加螺旋槳的效率和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內充金屬鈉的冷卻排氣門解決了排氣門的過熱問題;向汽缸內噴水和甲醇的混合液可在短時內增加功率三分之一;高辛烷值燃料提高了燃油的抗爆性,使汽缸內燃燒前壓力由2~3個,逐步增加到5~6個,甚至8~9個,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對於這幾項技術,宋哲武可是真的只知道個大概,如果說他僅僅知道一些皮毛一點都不為過。
不過,宋哲武認為,他只提出這些想法就足夠了,剩下的實驗開發是需要逐步摸索的,他相信眼前的這些專家們是絕對可以解決的。
而且,即使他很清楚這些技術,他也不敢一下子都詳詳細細地拿出來,如果他真的拿出翔實的方案,那可真的是驚世駭俗了。
宋哲武認為,有了這些先進的獨家技術,如果保密技術做得好,在二戰中期以前這一段時間,他的飛機絕對會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也就是說,他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甚至也是飛機設計製造技術,至少要領先世界十年。
宋哲武決定不給曾貽經、巴玉藻、王助等人因為驚訝而提問的機會,繼續抖出猛料。
“這次我們從德國購買回來的,容克斯博士開發的航空柴油發動機技術,想必你們都看過了。”
還沒有從震驚、興奮中恢復過來的曾貽經點點頭,沒有說話。
“雖然這項技術現在還不是很成熟,可是這種發動機是對置活塞發動機構型,二衝程迴圈方式,壓力**燃油,並使用電火花發火,結構簡潔而高效,如果能夠得到改進,一定會得到比汽油發動機更大的功率。”
“特別是柴油發動機,它不僅比汽油發動機效率高、省油,柴油作為航空發動機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它在中彈後,不容易在空中著火,可以極大提高我們的飛機和飛行員的生存機率。
巴玉藻這時插話說:“容克設計的這種發動機,我在1926年的柏林國際航空展上見到過,的確非常優秀,那時他展示的型號是fo3,1;200轉/分時能提供830馬力的功率。只不過由於尺寸太大、太重,並不適合安在飛機上。不過,在1928年出現的改進型FO4,是被重新設計為6個更小的氣缸,在容克斯F24型全金屬單翼機上進行了試飛。之後並沒有得到大範圍應用,應該還是存在過重的問題。”
“雖然如此,可是我完全同意司令的看法,航空柴油發動機在技術效能上很有發展潛力,的確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研究開發。”
巴玉藻看著王助。曾貽經、王孝豐等人,用徵詢的語氣問道:“我建議,我們航空研究院在第一個五年規劃中,把飛機的研究重點放在戰鬥機、強擊機、偵察機三種機型上的同時,在發動機方面重點研製氣冷多排星形大功率發動機,儘可能的研製出多種衍生型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