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七絃琴專案放在溫莎帝國的航空航天業中心西雅圖,將來把衛星送上大氣層邊緣之後就開始“彈琴”。可不能亂彈琴,其中的韻律還真像一曲美妙的音樂。
這個專案的研發雖然耗資鉅萬,但是開發成功之後再發射衛星那成功就低了,甚至原來從30公里到300公里那一段路程也可以使用加速器來助推,將成本降到原來的一半,或者把最大載荷提升數倍。
從此溫莎衛星帝國將可以發射重達一噸的衛星,不論是300公里的近地軌道還是一千公里的靜止軌道。
大氣層80公里以上有一個電離層,當帶電粒子透過它時,將產生華麗的光,人類屆時能夠看到反向的流星雨。極光發生的原因是太陽風吹到大氣層的電離層被放電放。
太陽風的速度僅為400公里每秒,而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帶電粒子透過電離層的速度將極快,能量損失並不大。
為了將來了載人航天科技考慮,火箭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唐寧在設計中把自修復材料考慮進去。在升空的過程,火箭會遭受巨大的物理條件考驗,所以幾每一次升空、著陸都會損傷其結構。
這些微小的傷痕人眼根本看不到,自修復材料從微囊中自動噴出將把這些人眼看不到的傷痕彌合,並且本身的消耗可以透過特殊的感測器來檢測,當發現大量的微囊被釋放之後,就要考慮把火箭重新回爐重造了。
以前因為液態氫與液態氧推進器對容器的要求比較高,為了省事兒,唐寧大力發展的是固態火箭。但液態火箭的效能比固態要高,有了可靠的自修復材料,技術團隊可以開始考慮換成液態火箭了。
當液態火箭完全成熟時,就可以開始太空人計劃,屆時將能夠送8。5噸重的巨大太空艙升空至靜止軌道。其直徑為5米,高度為3。3米,為4到6名宇航員提高舒適的生活空間。
失重會帶來無數的問題,洗漱、寫字等一切簡單的話動都會變得困難,為了一股腦兒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唐寧設計的太空艙有“重力模擬”功能。
重力模擬只有一種方式:離心力。用小號的太空艙圍繞著主艙旋轉而得到,為了平衡,唐寧設計每一個小離心力艙都是成對兒的,太空人跟自己等重的補給一起離心,雙雙圍繞著主艙轉動。當所有4個太空人都在重力艙時,將有8個艙平衡地繞著主艙轉動。同理,要是滿載6個太空人,將有12個小艙繞飛。
小艙與主艙之間使用的連桿是硬式的,分三截,每截的長度與主艙等同,即:5米。所以連桿的長度約為15米。為了這些太空人們能夠順暢地交流物品,這些連桿全部被設計成了太空中的“風鳥網路”。
中空的連桿中央有一個根電磁線纜,能夠載著小包裹穿梭於小艙與主艙之間,將食品送到小艙,將代謝產物送回主艙物質迴圈站。只要太空人們要開派對時大家才聚攏在主艙,平時都各就各位,各行其事。
每個小艙都有宇宙高能射線感測器,一旦發現射線強度很大,可以撤回主艙,因為主艙有強磁場包圍,故而能夠像地球的磁場一樣保護太空站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也是永磁體引擎系統的一大福利。
也由於強磁場的存在,電磁訊號會被幹擾,所以太空艙大多數的裝置都會“光子化”,透過光纖來傳遞訊號,甚至傳遞能量也不透過電力而透過光纖。工作與生活用品也以非金屬製品為主,除非不可替代。
考慮到太空站太小,為了擴容,唐寧還為太空站設計了對接方案。將來可以讓更從的太空站與“零號”合體。所以主艙要多個介面,能夠與後來者組成雙飛、三飛、四飛……等等。
每個主艙最多與六個一起合體,而另外的後來者又可以繼續新增到主體上,一直組合到……很多很多,幾百個也沒問題,這就算一個不小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