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帝國首先是科技帝國,現在很多的平民只要見到來搞考古、調查野生動植物之類的科學家,總以為全部都是溫莎財團支援的呢。
野外科考隊有了這些好東西,可以給部落、村民們一些小恩小惠以便與他們打好關係,這對他們的安全和成功有很大的好處。
有一隻對南美蘇裡南地區巨型電鰻有興趣的科考小隊就是用一張加工好的凱門鱷皮衣討好了當地土著,帶他們去這些傳說中超過兩米的巨型電鰻的棲息地去。這些神秘的電鰻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所放電的強度也最高的,生物學家們一直對它們很感興趣。
很多種生物都進化出了放電能力,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雙髻鯊、電鰩。不過,只有電鰻能夠直接把電當作殺敵的武器,其餘的放電生物只是用放電的手段來偵測獵物或者自衛。
雙髻鯊的探測生物電本事最大,十億分之一伏特的微弱電流都逃不過它的“法眼”。蝦與蟹等小生物的神經傳導電流都是它偵測的物件,就算躲到水底的沙石裡也沒有用。
因為去收集巨型電鰻的一個科學家不幸被電昏,唐寧帶著看好戲的心情去看望了他,少不了一頓友善的奚落。巨型電鰻進化得把所有的內臟都集中在離頭部不遠處,其餘的身子全部都是能放電的細胞,聯合起來最高能達到700伏特,連凱門鱷也能被它電昏。
當獵物在水中時,如果昏迷,就會溺水而亡。不過,電鰻的本事還不僅於此,它還能以省電模式遙控小魚,只釋放適量的電力,使獵物的肌肉麻痺動彈不了,乖乖地成為電鰻的盤中餐。
在看望科考學者的時候,唐寧心生一計,貌似學習電鰻的捕獵辦法可以部分解決濫捕濫殺的問題。唐寧對開放他發明的捕魚技術始終有戒心,害怕被用來大規模漁獵,會使野生動物急劇減少。
如果使用點對點電擊的辦法來捕獵,每一次電擊都有紀錄。再把雙髻鯊的電力偵測技術也學過來,那就是連獵物的大小各類都能判斷個大概,因為魚類的神經傳導方式是各異的,就像人的心電圖有自己的特徵一樣。
配備了識別晶片的電擊漁具非常安全,因為能識別人類,而且唐寧準備使用的是電鰻的“定身術”,而不是擊昏術,萬一把錯誤的目標麻痺了,也不會造成損害。
經過一番實驗,發現將中等大小的魚類定身的電流最佳工作範圍是三米半徑,即使是100米寬度這樣不小的河,僅需要了30個節點就能“封鎖”一條河。你要是嫌守株待兔不過癮的話,左右各有一條小船,溯河而上就能把n公里內的魚一網打盡了。
每一個節點都安排一個“寶葫蘆”,其實是一個小水泵,能夠以抽水的方式對準無法動彈的獵物吸水,將獵物收入透明的塑膠做成的寶葫蘆中。寶葫蘆是真的分成兩個倉,裡面有一個大葫蘆專門用來關押獵物,只有在收魚的時候極快速地開啟一下,保證獵物不能越獄。
科學家們對這個寶葫蘆的戰鬥力肅然起敬,太厲害了,簡直能做到想捉什麼魚就捉什麼魚,想捉多少就捉多少。當然,除了電鰻這個老祖宗自帶防電功能無法捕捉之外。
以後科學家們出勤的時候再也不愁沒有魚吃了,只要在兩岸固定,用寶葫蘆電網來一個霧滿攔江,天天來全魚宴也沒有壓力啊。據不完全估計,這種捕魚裝置的生產力足以保證一個寶葫蘆供應一個10人科考組的能量和蛋白質需求。
有個科學家建議用這種方式來做獸阱,因為它們經常有捕捉野獸然後給裝上追蹤器之類的任務。以前科學家們使用的是用誘餌和獸籠的辦法,經常碰到有不相關的野獸來把他們的誘餌給吃掉,結果抓到的是不相干的野獸。
空氣不如在水中那樣導電,所以不能直接偵測出是哪種動物,但當它們踩到導電網的時候晶片就能分析出這種動物的各類,至少是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