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恆態也。然猶泛延讜議,時禮正人。初雖牝雞司晨,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時憲而抑倖臣,聽忠言而誅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新唐書》改成了:武后之惡,不及於大戮,所謂倖免者也。說是武則天的惡罪,還不至於犯死罪。
在二十一世紀的讀者看來,武則天並不是歷史上所說的壞人。她不僅是好人,而且還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
……
“四大巾幗英雄”基本上都是武將。即使有所謀略,智力均不出眾。“四大才女”則皆文弱。要她們當軍師,透過學習兵法、積累經驗之後,或許能成。要她們上陣廝殺,就不行了。以武則天的資質,與“四大才女”類似,能打仗,不能廝殺。於是,我們發現:
“巾幗英雄”等於“打仗”加“上陣廝殺”。
“武則天”等於“四大才女”等於“打仗”等於“治理天下”不等於“上陣廝殺”。
本書的蔡琰,在十一歲的時候,就受到不能上陣廝殺的偽巾幗英雄田潤的影響,學習了兵書戰策,學習了治理之道,已經能夠指揮複雜的戰爭了。那麼,她會不會發展為武則天?
第二卷 第127章 巨大魚餌
第127章 巨大魚餌
蔡琰絕對不是沒有思想的人。僅就文學而言。好的文學作品,就必須具有思想。這就要求作者平時要關注生活、關注身邊、關注時代、關注社會。善於觀察,勤於總結,增加人生的感悟。並且,還要大量閱讀他人作品,將自己匯入他人作品之中,間接地經歷一個又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豐富自己的閱歷。因此,蔡琰對世界、對生活、對人生,都有自己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從小受蔡邕的影響。長大之後,又受到前人作品的影響。其中最大的,還是田潤的影響。
在這個年代,通常女子十六歲出嫁。十一歲,就是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正在這樣的時期,田潤出現了,帶來了兩樣蔡琰平時沒有見過的光彩。一是女人可以比男人更強,這包括田潤當時平定黃巾的戰績和出任縣令兩件事;二是換個角度想問題居然能夠別開生面,這主要指田潤就女人當官的問題與蔡琰辯論的事情。此前的蔡琰,所學的知識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角度,均來自於蔡邕的灌輸。當蔡邕認為女人不宜當官的時候。蔡琰自己也同樣認為女人不宜當官。田潤辯贏了蔡邕,實際上也辯贏了蔡琰。
蔡邕對蔡琰的影響是直接的,正面的。透過長年的哺育、反覆的交流,讓蔡琰打下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完全是蔡邕的。但在十一歲之前,由於蔡琰年幼,蔡邕在世界觀方面對蔡琰的影響並不大。最大的影響,實際上是智力的開發。這方面毫無疑義蔡邕是非常成功的。蔡琰的智力,雖不說古今中外絕無僅有,但確實達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境界。
就在蔡琰正要形成自己的世界觀的時候,田潤來了。田潤對蔡琰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田潤對蔡琰的影響卻不像蔡邕那樣,田潤的影響是間接的。
沒有自己世界觀的兒童是非常聽家長的話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變成了少年,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這個時候,家長就發現,自己的孩子罵不服、打不怕,長反骨了。蔡琰同樣經歷了這樣的時期。以前完全聽話的蔡琰逐漸地有了自己的主張,不完全按照蔡邕的吩咐辦事了。只不過,由於蔡邕和蔡琰之間的父女情深,強烈的親情,蓋過了“反骨”生成的逆反作用。
蔡邕讓蔡琰看經史,蔡琰卻找盧植借兵書來看。蔡邕沒有強行阻止,而是讓盧植以兵書上的學問去考教蔡琰,好讓蔡琰知難而退。誰知,蔡琰一學就會,一會就精,盧植根本就難不住蔡琰。蔡邕接著又搬來了皇甫嵩。皇甫嵩同樣鎩羽而歸。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