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感。但看臺上的朱球,看著一個個熟悉而清晰的身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擁有馬爾蒂尼、阿爾貝蒂尼、巴喬等多名義大利現役國腳的米蘭,幾乎代表了大半個義大利國家隊,而處境艱難的阿森納,在國腳的絕對數量上。也絲毫不亞於客場作戰的米蘭。

現役的亞當斯、基文、希曼、伊恩賴特暫缺不說,其他像麥克馬洪、海德爾、哈特森、莫森等,曾經也是英格蘭國家隊的常客。

這是這樣一種熟悉的感覺。彷彿讓這場俱樂部之間的較量,成了90年世界盃三四名決賽的延續。所不同的是,90年的那場比賽是世界盃歷史上少有的經典對決,而改變的時間和空間的超級盃之戰,顯然乏味了許多。

正如老馬爾蒂尼所預料的那樣,狡猾的格拉漢姆。一上來並沒有利用主場作戰的優勢,對篤定了要堅決貫徹防守反擊意圖的米蘭展開大舉猛攻。無球防守時,“低調”的阿森納只在前場留下了伊恩*賴特一人,即使轉守為攻時,四名後衛也絕不越過中場的白線,拖後的隊長亞當斯更是誇張的連本方禁區都難得出去一趟。

朱球最理想的期望,是能夠看到防守反擊的米蘭,在攻守轉換之時瞬間的爆發,那將是體現防守反擊藝術最精彩的瞬間。其實,防守反擊的比賽大多數情況其實並不乏味,可要是兩支球隊都玩防守反擊的話,比賽的乏味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乏味的上半場,阿森納唯一有破門能力的前鋒伊恩*賴特,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米蘭後防成功凍結,而米蘭這邊,巴喬幾次精彩的定位球表演,也成了整個上半場少有的亮點。

……

終於熬過了漫長的上半場,摘下耳機、若有所思的朱球,卻發現一同看球的巴爾達諾同樣摘下耳機的同時,輕微的搖了搖頭——有著強烈進攻*的阿根廷人,或許對雙方上半場的表現有些失望吧。

“呵呵,阿爾貝託,你踢球的時候有沒有與英格蘭俱樂部交過手?”

“呃,英格蘭的俱樂部好像真沒碰到過,那時候他們好像都被禁賽了吧,不過世界盃上與英格蘭國家隊的比賽我可是記憶猶新,我印象中的英格蘭球隊完全不是這樣的。”

朱球倒是沒想到自己簡單的談話,將巴爾達諾“誘導”到了對86年世界盃與英格蘭一戰的緬懷當中,很不以為然的很是認真的糾正道:

“拜託,老兄,你說的那是英格蘭國家隊,你還真把阿森納當國家隊了啊?別看它有那麼多國腳,可球隊風格與國家隊完全不一樣,英格蘭要真想像阿森納這個踢法,估計當年你和馬拉多納他們要想一口吃下英格蘭就沒那麼輕鬆了——強隊打防守反擊?那可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啊!”

似乎覺得朱球說得在理,巴爾達諾重重的點了點頭,球員出身的他,將國家隊和俱樂部概念混為一談,完全是習慣性使然,經過朱球的提醒,他也很快意識到在奉行攻勢主義的英超,作為防守型球隊的阿森納,這個絕對的另類。

“看到對面的那個半身雕像了嗎,阿爾貝託?……嗯,沒錯,就是阿森納歷史上最具傳奇性的教練查普曼,事實上也只有創造了wm陣型的他,以及現在的格拉漢姆,在阿森納取得了真正的成功,但是無論是查普曼的wm打法,還是現在格蘭漢姆執教的阿森納,都是偏重於防守的球隊,而其他時期的阿森納成績都不太理想,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能取得成功,同樣都是側重於防守,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注:wm陣型類屬於343的設定,具體來講是三名後衛平行站位,四名前衛矩形站位,三前鋒也是平行站位,從看臺上看去,前場呈“w”型,後場呈“m”型,故由此得名。)

朱球的問話難倒了巴爾達諾,顯然他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巧合”。

“你是說這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