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主胡爸既然做了決定,那胡文也就順應他的決定繼續上學了。

縣城高中的宿舍很擁擠,是二十人一間的上下鋪大宿舍,好在這年頭大部分人都不富裕,也都挺能吃苦,所以住這樣的宿舍也並不覺得是艱苦。高中食堂內的伙食也很簡單,就是窩頭配鹹菜,窩頭配冬瓜,窩頭配白菜,基本不見油腥。這也是正常的,能吃飽就不錯了,不指望能吃好。胡文過去雖然每日定時給自己的家人補充各種營養,可平時的一日三餐也是類似如此的,早就習慣了。少年人長身體的時候很能吃,不怎麼好吃的東西也能香噴噴的吃下去,連胡文也是如此。

長期待在了縣城,胡文也有機會去縣城的廢品站去淘些舊貨,在這種小縣城的廢品站當然不指望找到什麼古董字畫,就是去找些用得著的舊書。

看管廢品站的老大爺也不在意,就放胡文進了倉庫,若是看中了東西,離開的時候去他那裡結帳就行了。老大爺甚至也不盯著胡文,似乎是不擔心他私藏什麼,或者偷拿什麼,大概在他眼裡,那些廢品都是些不值錢的玩意。

胡文進了倉庫,倉庫中堆積著滿滿的各種書籍紙張,亂七八糟的散落一地,簡直像個大垃圾堆。

要是別的想要找書的人,看見這樣的垃圾堆肯定抓瞎了。而胡文有光腦和天眼,找到自己沒有儲存過的書籍只是小事一樁。於是胡文找到了幾本繁體字的古籍,一本大家所出的毛筆字字帖,幾本外文的原文和百科全書,一本英語字典,一本俄語字典,還有一本常用的舊新華字典。

雖然還有其他的書籍,不過胡文已經拿不了了,所以也不打算拿走了,直接讓光腦掃描進了知識樹當中。

到了老大爺那裡,老大爺也不追究他找到了什麼書,而是拿出了杆稱稱量這些書的重量,原來廢品站的書是論斤賣的。拿到這些書,一共只花了胡文的幾毛錢。

胡文拎著兩大摞書從廢品站出來,也是感概,真是便宜啊,他決定把廢品站作為一個必來的地方,每星期來打一次卡。這個時代沒有娛樂活動,現在這種住宿環境裡,胡文又不能總是神遊天外,讓精神進入神器中,那樣顯得太異常了。所以看書就是胡文最好的娛樂了。

能住校上高中的孩子基本上都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哪怕是高一的學生,胡文也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那種高考生的刻苦和認真。受環境影響,胡文也不得不隨大流,晚睡早起,刻苦努力。不過別人是找個旮旯拐角的地方背□□,背課文,背歷史,背思想政治。胡文則是躲著人看原文,或者看各種科學雜誌上的最新論文。

胡文有交易器在手,世界上那些影響因子高的科學雜誌,只要一發行,他就能夠在交易器上買到。他還沒有想過能做什麼,目前只是打算開拓自己的視野,不過難得來到了這個時代,也許這一次可以嘗試一下科技興國?

胡文上高中之後,每週回家一次,住一個晚上。他還會把胡爸平時閒暇時用竹篾編的那些斗笠,竹籃,竹筐之類的東西帶走,說是在縣城裡賣掉,然後每週都能帶些錢回來。雖然不算是大錢,但是對於家庭收入來說,也是一個補充。

實際上這些東西縣城裡也不缺,縣城周圍都是遠遠近近的鄉村,怎麼會缺少這些手工藝品?反而是放在交易器上,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賣掉比較容易,也比較划算。要知道這些東西當作日常用品賣掉,和當作工藝品賣掉,那價格是截然不同的。

也就是胡家人沒怎麼來過縣城,不知道縣裡的情況,才給了胡文想法子補貼家用的機會。

胡文上高中之後,胡武就相親了,媒人說親的物件就是村裡一個濃眉大眼又挺能幹的姑娘張紅。還是女方先相中了胡武。

胡武隨了胡爸的身板,有一米八幾的個子,長得又高又壯,五官也端正,又能幹脾氣又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