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差得一點半點。而且就是出戰的中華軍,還是中華軍裡實力最弱的。

不過幾個人回想了長沙嶺一戰,也不得不承認,李定國並不是誇大其辭,事實上那一戰中,如果不是大西軍有象軍,單獨靠常規的兵力和中華軍拼,根本就不堪一擊。因此如果再咬牙叫板說什麼大西軍不怕中華軍,也有些底氣不足了。

但孫可望還嘴硬,道:“那又怎麼樣?我不是說了嗎?打不過我們就跑,大不了再去當流寇,我就不信中華軍就能抓得著我們?看我不把商毅的天下攪個天翻地覆。”

李定國笑道:“大哥,你也跟看義父闖蕩了十幾年,也該知道當年義父能夠縱橫天下,明軍一直都奈何不了他,是因為明朝**無能,眀軍之中,能戰者少,無能者多,且又各自為戰,互相制肘,而且當年遍地饑民,因此只要舉旗一呼從者百應,數萬雄兵,一夜可得。義父方能縱橫馳騁,屢敗屢戰。但現在不同了,中華軍的戰鬥力剛才說過了,我就不提了。但在靖北王的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人人都可以吃飽穿曖,還有誰會影響你們,舉旗造反呢?如果還想像義父當年那樣當流寇,跟本就走不通了。”

頓了一頓,又道:“而且不是我誇口,如果當年換上是我的湖廣軍區的部來追擊義父,足可滅義父多次。而且在七年以前,中華軍就曾追擊我們,從湖北一直追到湖南,逼得義父逃入深山,如果不是明朝調令,那一次我們恐怕就很難逃脫了。你們不會不承認吧。”

聽了李定國的話之後,孫可望等三人再次無言以對,因為正是洩底怕老鄉,對別人孫可望還可以吹一吹牛,但面對知根知底的李定國,就沒有辦法再胡編亂造了。

見孫可望等三人都無話可說了,李定國才又道:“大哥、老三、老四,剛才說了那麼多,無非是想告訴你們,與靖北王為敵、與中華軍為敵,只有死路一道,絕無他路可走,而靖北王宅心仁厚,心繫天下,不忍雲南百姓受刀兵之苦,離散家園,而且大西軍也是中華一脈,並非是建滿異族,因此也許下這樣的條件,希望能夠招降大西軍,和平解決雲南。而大哥、老三、老四,也在雲南經營數年,恐怕也不想自已治下之地,生靈塗炭、百姓流離。何況靖北王仍是一代雄主,你們投奔在他的帳下,也不為屈沒,日後還可以建功立業,成為開國功臣、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又何樂而不為呢?因此還請大哥、老三、老四三思,不可自誤。”

等李定國說完之後;劉文秀立刻開口道:“從我來說,同意二哥所說,投降靖北王,才有出路。”其實在第一次和李定國相見的時候,劉文秀就己經被李定國說服,只不過礙著孫可望的面子,才沒有立刻表態,但剛才李定國那一番話,幾乎把大西軍所有的路都給堵死了,只在投降一條路可走,而且現在只有兄弟四人在一起聚議,因此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忌諱,立刻就表示同意投降。

劉文秀一表態,艾能奇也馬上附合,道:“我和三哥的想法一樣,投降吧。”

劉文秀和艾能奇都同意投降,三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孫可望的身上,不過孫可望卻始終不開口,又過了好一會兒,李定國也又道:“大哥、老三、老四,這樣的條件,在中華軍進攻四川以前,也向吳三桂提過,但當時吳三桂不心存僥倖,洠в薪郵埽�罄粗謝��ト腖拇ǎ�蟀艽ň��ト×酥厙歟�餿�鴆嘔帕松瘢�瘧硎駒敢飩郵苷廡┨跫�督擔��饈奔壕�砈耍�副蓖躉馗矗�荒芤暈尢跫�督擔�虼飼肽忝遣灰�拇娼男搖O衷詿鷯�估吹眉埃�壞�蕉艘豢��刪突諡�硪櫻��乙參弈芪�α恕!�

孫可望的眼角跳動了一下,他當然知道,李定國這實際就是在下最後通諜了,緩緩道:“老二,如果我們執意不降,一定要和中華軍決一死戰,你當如何取捨。”

李定國沉默了一會,才道:“各為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