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和第九軍的第十四師留守在瀋陽地區,做為預備部隊,並且維持社會秩序。

然後周少桓又正式向南京發回了告捷。

第二二二章 掃平遼東(三)

各路人馬分頭出發之後。周少桓也開始著手對佔領地區的統治秩序,儘管現在是軍管時期,但也同樣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統。而中華軍在這方面,也有十分充足的經驗,因為在這幾年來,帝國的疆土也在不斷的擴大著,一直都按照攻佔-軍管-政管的順序進行。

而且這一次中華軍絕不會再對盛京進行破壞,而是把這裡做為對遼東地區進行統治管理的重要核心地區,還有未來的瀋陽軍區的地點。因此也首先要在這裡建立起帝國的統治秩序。

不過這一次和以前收復長江六省,甚致收復河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都有些不同。因為河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一直以來都是中原漢族王朝的固有土地,在風俗、文化、民族認同感等方面,都洠в惺裁次侍猓�雜誒習儺綻此擔�蘼凼敲鞽�故侵洩�持貧紱'關糸,只要自己的日子能過下來,換誰當皇帝都行,管他姓朱還是姓商。加上中華軍的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而帝國對新佔區又有減稅減賦的惠民政策,因此也就能很快穩定住局面,安撫人心。

那怕是河南省當時己經是清廷的地盤了,但清廷在河南省的統治時間並不長,基礎不深,而且在施政方面也有不少失誤;民心不付,中華軍還可以在這一地區大打民族牌;加上其他施政得當,因此也能夠很快穩住局面。

但遼東地區卻有本質的不同,儘管現在遼東地區也是明朝的土地,本地的居民仍然是以漢族為主體,但遼東的漢族僅僅只是指在血統或是籍慣方面。因為清廷己經在這裡統制了三十餘年,而在吉林、長春一帶,統治的時間更長。清廷推行的是尊滿抑漢政策,但並不是尊滿排漢,相反,設立漢軍八旗,對於滿漢民族的融合,還確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入了漢八旗的漢族人在實際的思想意識上,己經把自己視為滿族的一部份,當然滿族也在一步一步的被漢族同化。

因此這裡的漢族百姓基本也認同了清廷的統治,雖然生活並非很好,但也算過得過,也就並不希望這種局面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在遼東地區的漢族百姓雖然不會誓死維護清廷的統制,但也絕不會因為同是漢族的原因,立馬倒向中華軍這一方來,在這裡打民族牌,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作用,但作用也極為有限,因此不能把希望寄於民族意識上。

當然對於中華軍來說,這也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就是如何有效的統治真正屬於敵軍的地區,徹底併入自己的版圖來。不過對這方面,中華軍也並不是全無經驗,在臺灣、在呂宋地區,有可以借鑑。總體來說就是不能一味懷柔示好,或以民族大義為重,必須剛柔並濟、恩威兼施,才能穩定帝國的統治。當然如果這次在遼東處理得好,那麼對於中華軍以後收復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包括佔領海外的殖民地,也都可以提供十分寶貴的經驗。

中華軍進入盛京之後,己經解除留守清軍的武裝,而周少桓首先下令,將盛京改名為瀋陽府,這一點是首先要做的,表示讓盛京徹底斷絕和清廷的關糸。

其次是全城戒嚴,實行軍管,並且向全城的百姓宣告,無論滿漢,只要是服從中華軍的統治,安份守紀,不惹事生非,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全。同時取消滿人的所有特權,所有法令對漢滿一率平等,滿人固然不能再欺付漢人,但漢人也不能無故的欺壓滿人。

而最後,是對滿蒙漢八旗貴族,以及清廷的官員們進行壓制。

儘管現在清廷的大勢已去,但滿蒙漢八旗的貴族層是清廷統治的即得利益者,也是對最不希望遼東歸屬於帝國統治的一批人,而且其中也不乏對清廷死忠的份子,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