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了一番,因為現在馬上就要開始發動突圍了,因此三人各自派出一名心腹親隨,去找中華軍聯絡投誠的事宜。並且請中華軍派兵接應他們。

聽完了三人的講說之後,李定國也基本能夠判斷,投誠有七成以上是真,不過也不能全信,說不定這是清軍使的詐降計,首先騙取中華軍的信任,以為清軍是真的投降,所以放鬆警惕,等接近了中華軍的陣地之後,發動突然襲擊,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必需要作好一切的預備,即能夠接納清軍的投降,又要防止清軍使詐。

於是李定國和三人約點好了接應的地點,同時也提出自已的要求,一是對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的投誠,可以按火線起義標準,並享受相應的待遇,中華軍絕不會食言,二是在投誠的過程中,在清軍到達接應的地點前,絕不許開槍,一但聽到了槍聲,中華軍將視清軍詐降,並對清軍發動攻擊;三是在中華軍接應到清軍之後,清軍必須放下所有武器,空手進入中華軍讓出的陣地通道;三是在進入中華軍的陣地之後,將接受中華軍指定的地點駐紮二到三天的時間,等待中華軍的整編,但沒有中華軍的命令,絕不許離開。

為了表示中華軍的誠意,李定國也派了三名偵察兵,隨三人返回清軍,和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面談,同時一但他們決定投誠,也由這三名偵察兵付責在沿路上與中華軍進行聯絡。

等這六個人返回到清軍的駐地之後,李江、陳作偉、張中鴻等得都有些著急了,因為這時輪了東路發動突圍的時間已經到了,士朝璘已命人來催了兩次,由其是第二次,語氣十分嚴厲,要求三人馬上出兵,否則就立刻以軍法從事。而且來使就在三人的軍營裡,等著三人出兵。

得到了中華軍的明確回覆之後,三人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中華軍是接受了自己的投誠,並且也同意算火線起義的標準,這就非常不錯了。至於中華軍提出的另外三條要求,李定國派來的偵察兵也再三向他們保證,這些要求是是為了防止萬一,只要是三人真心投降,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全。而現在三人也別無選擇,只能全部按受,是福是禍就聽天由命了。

第九十三章 合圍(四)

就在這時;士朝璘又派來了一名傳令官;來催促三人立刻起兵;這次來的,是士朝璘部下的一名親兵頭目,並且還帶來了二十名士兵,表示如果三人再不起兵;就立刻將他們拿下。

到了這個時候,三個人當然也就毫無顧忌了,於是李江首先動手,抬手一刀,將士朝璘派來的傳令官給砍死,而陳作偉、張中鴻兩人也馬上下令自己的,將傳令官帶來的二十名士兵全部殺了。隨後三人立刻下令全兵開拔,馬上出營去向中華軍投誠。

其實這時並不是所有計程車兵都知道三人的決定,知道的只是三人的親隨士兵,一共也就只有三百餘人。其他人還以為自己這是出進攻中華軍的陣地的。

息縣東面清軍大營離中華軍的陣地大約有三里多的路程。等清軍走出了二里多之後,有一名偵察兵先行趕去和中華軍的接應部隊聯絡,而李江等人看看身後還洠в星灞�煩隼矗�獠畔鋁鈐萃=���⑴上律詒��緩笳屑���氖勘���劑慫�僑�送督抵謝��木齠ā�

其實在這段時間的戰事中,耿仲明部計程車兵都對阿濟格的安排十分不滿,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清兵心裡都十分清楚;這次派自己打這突圍的第一戰;就是讓自己去送死,因此聽三人說要向中華軍投誠,基本上都沒有人反對。因此李江、陳作偉、張中鴻等人也十分高興,立刻又向全軍宣佈了中華軍的提出的要求,命令全軍一定要尊守,這支清軍裡的火銃兵人數極少,只有二百多名,當下李江也下令,把所有的火槍全部都收隴起來,以防有人錯誤開槍,使中華軍造成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