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也敗在遼人手下嗎?這樣一算,他們是自己的對手嗎?更何況宋軍騎兵並沒有多少著重甲,就更不是自己麾下重甲騎兵的對手了。

金軍早期的軍隊裡面,女真正兵和部分契丹渤海兵全部都是騎兵,金軍中所有的步兵都由漢人籤軍充當;他們不是常備的正規軍;其作用“惟運薪水;掘壕塹;張虛勢;般糧草而已”,所以宗望麾下這八萬軍隊裡面,屬於正規軍的,也就是四萬多騎兵,剩下的漢人僕從軍都不是正規軍隊,沒有著甲的資格。

宗弼在不斷的戰爭中積累了不少經驗,逐漸認識到了重甲騎兵的作用和能力,但是限於金國的條件,宗弼向阿骨打和吳乞買提出的組建重甲騎兵集團的要求都被駁回,只被允許在自己麾下的軍隊裡少量組建重甲騎兵,多年戰爭中,宗弼只得組建一千多重甲騎兵,作為自己絕對的戰爭殺手鐧,他給這些重甲騎兵取名為鐵浮屠。

而獲取燕雲之後,宗弼又得到了組建重甲騎兵的大量物資,於是請示宗望以後,宗弼得以組建了嶄新的重甲騎兵軍團,不過成軍時間晚,沒有戰火的磨練和訓練的時間,裝備也不能和宗弼之前的一千真正的重甲騎兵相比,但是對付宋軍那一捅就破的紙防線,還是綽綽有餘的。

一千重甲鐵浮屠是宗弼的殺手鐧,乃至於宗望的殺手鐧,若要出動,沒有宗望的允許是不可以的,宗弼也只能命令這三千多新組建的騎兵向宋軍發動進攻,雖然感覺不太爽,但是也算是聊勝於無了。

面對著三千多著甲率很高的騎兵,岳飛的眼裡流露出了濃濃的戰意,西軍的戰略物資很充分,所以在打造岳家軍的過程之中,岳飛透過和党項鐵鷂子騎兵的不斷戰鬥認識到了重灌騎兵的優點和缺點,在童貫偏愛岳飛的條件之下,岳飛得以組建了自己的岳家軍,在岳家軍的編制以內,岳飛又組建了數千重甲騎兵對抗党項人的鐵鷂子。

党項人的鐵鷂子在戰鬥中以鐵鏈相連,就算宋軍弓手用弓弩射死了馬上的人,被鐵鏈連起來的人也不會墜馬,影響到一整串鐵鷂子的進攻,這就相當於是一堵鋼鐵牆壁一樣急速推進,而且死了一些人還不算什麼,只有全部倒下,才算是真的倒下,否則巨大的慣性是不會讓鐵鷂子停止前進的。

對付這些騎兵,和他面對面硬抗是不明智的,姚家軍的那群暴力份子敢正面硬抗,和鐵鷂子拼得兩敗俱傷,林沖以自己麾下的重騎兵和鐵鷂子對敵,拼得你死我活,倒是打勝了,但是損失讓童貫很不爽,換岳飛上陣,岳飛想了想,派人打造了大量的厚實的拒馬,派人偵查党項軍隊的位置和前進路線,預先埋伏在他們必經之路上,然後列陣等待,等到鐵鷂子出現的時候,岳飛派人交戰,然後很快落敗,步兵再頂上去,誘惑鐵鷂子出戰。

鐵鷂子來了,結成一串一串的衝了過來,就好像一串串關東煮,衝到近前,岳飛立刻命令人把早就埋在地裡的大拒馬拉了起來,突然出現在面前的大拒馬讓鐵鷂子猝不及防,一頭撞上去,被封鎖了行動,後面的鐵鷂子來不及剎車,又是一頭撞上前面的鐵鷂子,有人反應快,有人反應慢,反應快的人勒住戰馬停止前進,但是奈何反應慢的人居多,巨大的慣性讓反應快的人也被拖拽著向前,悲劇也就是無法避免的。

接著岳飛把從嶽翻那裡學來的猛火油戰法發揮到了極致,一桶桶猛火油撞擊在倒在地上哀嚎不止的鐵鷂子身上炸裂開來,猛火油灑的到處都是,接著,預先埋伏好的宋軍弓弩手點燃火箭,一支支火箭從天而降,頓時,幾千鐵鷂子就成了馬肉火燒,一片火海參雜著士兵的慘叫,以及岳飛兵團的迅猛突擊,三萬多黨項軍隊全軍覆沒,這是岳飛打的最大的一場大勝仗。

可惜來得太匆忙,這樣的戰術無法重現,但是看到了這些重甲騎兵,岳飛也就知道了該如何與之作戰,這一戰,是岳飛和完顏宗弼也就是完顏兀朮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