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的,但是我也是採用了很多取巧的辦法,正面對戰裡,能剋制騎兵的只有騎兵,我們沒有騎兵,就只能走旁門左道,雖然有些時候旁門左道也很有效果,但是更需要因地制宜,比起騎兵可以在平原上任何一處地方隨時隨地發起攻擊,我們要以劣勢對抗強勢的騎兵,沒有事先的準備是不可能的。
我為了對抗金兵,三年前就開始做準備,首先,我派人研究了三年的火藥……不要驚慌,不要失措,這是無可奈何的……雖然我知道,除了禁軍和西軍其餘都不給用火藥,更不用提研究和生產,但是我為了抗擊外敵,這是無可奈何的,可以理解的,連陛下都沒說什麼不是嗎?
宗澤平靜了下來,說道:“老夫倒是聽聞有軍隊以火藥作戰,但是火藥不過是聲音響,溫度高,殺傷力遠不如神臂弓,那又有何用?在老夫看來,與其多用火藥,不如以神臂弓壓制之,先前老夫倒也試過以戰車對抗金賊,但是,敗得很慘。”
嶽翻開口道:“我雖然也想單純的以神臂弓壓制金賊,效果也的確很好,但是,我已經沒有箭支了,將士們也筋疲力盡,拉不開弓了,神臂弓使用起來耗費太大,我麾下軍隊三年積攢卻只在一日之內消耗殆盡,雖然擊殺金兵甚眾,但是沒有國庫支撐,神臂弓難以發揮大勇,更別提如秦軍箭陣那般,橫掃天下。”
宗澤仔細地思索起來,不由得嘆息:“老夫所讀兵書不多,對戰事瞭解也不夠,但是老夫依稀記得昔年秦軍以箭陣對抗匈奴騎兵之事,既然如此,那不如我等上書給朝廷,讓朝廷全力打造神臂弓和箭支,裝備大宋十萬軍隊,訓練為箭陣兵,對抗金賊,這樣如何?”
嶽翻很快就搖搖頭:“宗帥想得太過簡單了,秦軍箭陣的確天下無雙,今日之弓箭,唯有神臂弓和床弩堪比秦弩,但是,秦人是以為周天子牧馬起家,早在匈奴人的祖宗還未出現之時,秦人就已經深諳騎術,公子扶蘇以五萬老秦飛騎大破匈奴,箭陣不過是輔助,蒙恬北伐匈奴,靠的是十萬飛騎為主力正面硬撼匈奴,若是以單純的箭陣和步兵,怕是回都回不來。
縱觀古今,中原也不是沒有以步兵戰勝騎兵的戰例,我三年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秦軍之勝不足以為例;李牧之勝,事在人為,宗帥先前嘗試大敗,足以顯示勝例不可複製,我等在進步,金賊也在進步,墨守成規,只有死路一條;鞠義以先登死士大破公孫瓚白馬義從,我等卻不知是何戰術;劉裕以卻月陣大破北軍鐵騎,我等也難以重現卻月陣;陳慶之八千白馬軍橫掃北方,更是個中絕唱,不能以為具體戰例,最後,在下無奈得出能對抗騎兵的只有騎兵這個結論。”
宗澤眉頭緊皺,說道:“雖然其餘的可以不論,但是先登死士大破白馬義從,以及劉裕卻月陣之事,鵬展可有實際操演過?”
嶽翻搖搖頭:“先登死士之戰留存史料太少,根本不知其具體情況,算是絕例,除非鞠義重生,否則我等斷然不知是何等戰術,至於劉裕卻月陣,確實有具體戰況留存,但是和之前所說的一樣,以步制騎,更需要因地制宜,卻月陣以背靠水域、強大水師為後盾為條件,本就條件苛刻,更不能用於遭遇戰,實際上並無普遍用處,否則前唐三百載早就有人重現卻月陣,不需要騎兵了。”
宗澤仰天長嘆:“難道,堂堂大宋就要毀在十萬匹馬身上?”
嶽翻當然知道很多對付騎兵的法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火器,而步兵可以剋制騎兵並且迫使騎兵退出歷史舞臺,就是因為機關槍的誕生,從機關槍剋制騎兵的原理來分析,也就是步兵以持續不斷高強度高密集的遠端火力打擊壓制騎兵,在騎兵還沒有接近步兵展開近身廝殺之前就把騎兵給全滅了,在古代,弓箭是辦不到的。
原理找到了,那麼找工具,找人,那麼就完了,因為大宋不具備工具,更缺人!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