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崔儉玄忍不住輕哼了一聲;可想想從前自己佔著師兄的名分還被杜士儀支使得團團轉;如今成了妹婿;這就更逃不過杜士儀那手心了;他只能暗地裡磨著牙;面上卻不得不好生答應。可氣人的是;只說了一會兒的話;杜士儀便打發了他去書齋找書;竟是把杜十三娘留了下來。

“十一郎眼下不在;你給阿兄說實話;他究竟如何?”

“阿兄”杜十三娘忍不住撲哧一笑;旋即方才一正經地說道;“崔家從阿孃以下;人人都讓我好好管束他;我自然不負眾望。再說有阿兄給我撐腰呢;他才不敢對我不好。”

見兄長終於放心似的滿臉如釋重負;杜十三娘突然想起昨夜崔泰之來時;對趙國夫人以及崔儉玄等幾個子侄提到的訊息;一時憂心忡忡地說道:“對了;阿兄;聽說長安屯營兵譁變;一度入宮為亂;這事情是真的?”

杜士儀身在門下省;如此大事自然不會不知情;當即笑著說道:“不過一二跳樑小醜;聽說聖人已經在選人前去安撫了;不至於出大亂子。”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

read_content_up;

長安城的那場變亂來得詭異而可笑。起因只在一個幾乎被所有人忘記的名字——襄王李重茂。

這個在整個大唐歷史中;都顯得黯淡無光;幾乎不曾有人理會的名字;在如今這個年代卻還有人記得。那是中宗皇帝之子;曾年方十六就被韋后立為天子;然而卻只在皇位上坐了短短十六天;就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等人聯手發起的唐隆政變而拉下了皇位。儘管他比被立時誅殺的韋后和太平公主運氣好;先被降封為溫王;然後又被改封為襄王;可最終只多活了四年;年僅二十就不明不白死在了任所梁州;雖諡為殤帝;但不入皇陵;可說是存在感極其薄弱。

而如今;一夥舊ri父祖是官宦;如今卻鬱郁不得志的二世祖小官;卻推出一個號稱是襄王之子立為光帝;趁夜帶著數百名屯營兵;從景風門殺進了長安太極宮;打算殺了西京留守刑部尚書王志惜立威;一度還衝進了宮城的長樂門。結果;一大把年紀的王志惜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竟然在隨從的幫助下翻牆逃過了追殺一群叛黨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了一圈之後;卻沒找到人

結果這區區數百人鬧騰了一夜便自亂陣腳;早先亂哄哄跟著起事的屯營兵一時譁變;砍了領頭那幾個二世祖的腦袋獻了上去請罪;自陳乃是脅從。可即便如此;自己任西京留守期間出了這樣了不得的大事;王志惜也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想到皇帝追究此事的後果;最終竟是被嚇死了。也就是說;現如今的長安城中剛剛發生了變亂不說;而且上上下下群龍無首;京兆尹孟溫禮雖是一力彈壓;可局勢仍可說是亂得一鍋粥也不為過。

杜士儀此前也是隻聽說叛黨之首的首級已經被加急送到了東都;等在朝會上得知西京留守王志惜的死訊;已經是杜十三娘回門之後次ri的事了。而獲知詳細的內情之後;他也不禁為之悚然。

景風門乃是太極宮的東門;長樂門更是太極宮前頭的皇城通往後頭宮城的四道門之一;區區數百人便能斬關而入;這自然絕非他最初以為的小亂子。

於是;就在當ri常朝;張嘉貞便奏請立時委任要員前去西京長安安撫;挑來揀去;就選中了河南尹王怡。可緊跟著;源乾曜竟舉薦了他隨王怡往長安安撫;李隆基一口准奏

朝會之後回到門下省;杜士儀跟著源乾曜回到直房之後;便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相國緣何舉薦我隨同王大尹前去?”

“你道王怡是誰?他和張嘉貞素來交往甚密;這大逆作亂的案子素來非同小可;倘若他一味窮究;甚至於構陷;朝中上下又是一場腥風血雨。”源乾曜說著已經是憂心忡忡唉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