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到足夠的食物,或者生活用品之後,就會迅速撤退。
在俄羅斯,情況差不多也是這樣,不過剽悍的俄羅斯人有時也會去碰碰戰爭機械,他們會用自制的炸彈或者燃燒彈,打一些規模較小的埋伏戰。
只有中東,反擊才顯得最為激烈,和美國人、俄羅斯人比起來,他們手裡的武器裝備反倒最為精良,不但有威力不錯的自動步槍,還配備有火箭筒。
再加上在這片烽火連天的土地上,大部分的人,都將東西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在這裡,戰鬥顯得異常激烈。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栘,對於佔領者的反抗變得越來越微弱。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兩條法令。
這兩條法令,是羅莉佔領這個世界之後,首先頒佈的法令。
事實上,當這兩條法令公佈之後,許多人都大吃了一驚,最令人感到吃驚的應該是第一條法令。
令每一個人想象不到的是,羅莉頒佈的第一條法令,竟然是允許每個成年人擁有槍枝。
或許說得更加確切一些,羅莉——此刻這個世界的實際控制者,給每個人聽從她命令留在城市中的成年人發放槍枝。
這些槍樣子異常簡樸,但是效能卻相當不錯。
當初,羅莉就是用它們來武裝林堪聖地的伐樓那信徒,此刻擁有了足夠的財富和實力,新造的槍枝無論是外觀上還是材料運用上,都遠比當初那些“水管工的作品”要精緻許多。
槍管只有不到三百厘米長,簡單的前後握把設計省卻了護木,槍機和彈夾全都深藏在槍托裡面,槍管的上方原本就安裝著瞄準鏡,那同樣也是廉價貨色。
不過,瞄準鏡六倍的放大倍率,加上槍本身的優異效能,如果落在一個高明的槍手手裡,四百米之內的目標,幾乎難以逃脫,即便遠達六百米,像人這樣的大型目標,仍舊能夠輕易命中。
正是因為人手一枝槍,正是因為這些槍械的效能,遠超過以往市面上出售的普通槍枝,各地的反擊被迅速平息。
在美國和俄羅斯,原本留在城市中的市民和襲擊者發生了衝突,往往還沒有等到戰爭機械到來,那些襲擊者便已橫屍路邊。
而在中東,擁有了武器的人們,很快發現此刻的他們,比近代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自由,往日總是在他們面前指手畫腳的國家,被徹底擊垮了,這令他們看到了清算曆史舊帳的機會。
紛亂的阿拉伯世界,暫時拋棄了往日的紛爭,將目光投向他們的世仇。
此刻他們終於發現,沒有飛機和戰艦,沒有坦克和戰車,甚至沒有火炮,只能夠依靠單兵武器進行戰鬥,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成千上萬的阿拉伯人越過了沙漠,往巴勒斯坦集結,在整個世界被征服之後不久,戰火再一次在中東點燃。
正如當初言末預料的那樣,沒有了火炮,失去了眾多重型武器,戰爭規模雖然一下子變得小了許多,卻顯得更為殘酷。
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能看到的傷亡數字,再次出現在眾人眼前,但是這一次,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插手,因為此刻他們正自顧不暇。
同樣的紛亂,也在東亞和東南亞出現,到處都是戰亂和硝煙,在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世仇迅速捲入了戰爭,但是在南方,不久前剛剛遭受鎮壓的伐樓那信徒們,卻已拿起了武器。
沒有人敢阻擋他們的進攻,他們的異能足以令敵人感到畏懼,不過更令人害怕的是,這些伐樓那信徒背後代表的力量,毫無疑問,他們已被看作是此刻世界征服者的跟班。
至於第二條法令,倒是沒有出乎大家的預料之外,不過那卻是一件從來未曾有過的巨大工程。
這條法令便是建造一個囊括全世界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