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沒想著報恩的,因為王爺高高在上,他一個小小的茶大師,也幫不上什麼忙,報不了什麼恩。不過她父親倒是有心,一直關注著王爺。前幾年的時候她母親死了,父親也病了,而女兒當時還沒有嫁人,便有了這個報恩的心思,過了兩年病情重了,也來不及給女兒找人家了,便定下了這個想法。”
楊若嫣還是有點驚訝:“那她……是怎麼找來的?誰送來的?”
朱鏗寒搖頭:“誰也沒送來,自己找來的。她爹的想法只是個想法而已,沒什麼門路的,這個姑娘守完了父親的孝便自己找來了。”
楊若嫣恍然的點了點頭,王爺也才五十歲,身邊也需要人服侍,雖然王爺也有幾個姨娘的,但是王爺顯然對那幾個都淡,側妃梁氏不知道哪一點叫王爺喜歡了,於是名正言順娶了當側妃。
她便道:“這麼說來,卻也是簡單的很,應該不可能會下這個毒手吧?何況……是她自己找來的,那就應該不是王爺迫她,她沒有恨王爺的理由。”
朱鏗寒點了點頭:“是啊,我聽了侍衛的稟報,也這樣想。”然後看了楊若嫣一眼,慢悠悠的喝茶:“楊橙雪那邊,倒是應該想一想,她又有什麼事不滿了?”
楊若嫣搖了搖頭,現在連朱鏗寒都有點了解楊橙雪的為人了,想了想道:“我會小心的查一查。”
朱鏗寒點點頭:“現在全府都是戒備著,她也找不到機會,王爺那邊我也叫侍衛留心,她不會再有機會了,你慢慢查,自己小心自己的身體。”
楊若嫣答應了,夫妻這才睡下。
正月十五日,燈會。
雖然朱鏗寒曾經在燈會上被行刺過,不過他們當然也不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不敢出來了。正月十五咸陽城的大燈會,依然是每年出來湊熱鬧。
上一次在塔上面,雖然看的清楚,但是楊若嫣覺著太過於架子大了,若是有比他們先進塔裡的人,他們到了之後還得叫他們出來,然後上塔,很麻煩。
咸陽城其實有個更合適的地方,就是城中的一條城內河上。城內河經過的地方,正好有一截路是順著咸陽城主要的一條街道,花燈也會在這條街上擺起,而且河兩岸到時候全都是燈籠,如果河裡有一條船,坐在船上看的話,更清楚好看。
楊若嫣的提議馬上就被朱鏗寒採納了,一般她說什麼朱鏗寒都會聽什麼。因為怕路上擠,這天晚上天黑之前,他們就已經從府裡出來,到了內城河上船的地方。
朱鏗寒叫人準備的這條船果然是很合適看燈的,上下雙層的,上面那一層偌大的一個船艙,坐在船艙裡面,只要不點燈,船周圍的掛的燈籠點著了,船艙裡面就看不見。
幾家子人全都上了船,朱鏗寒上船前,往旁邊的一艘船上看了一眼。那船小了點,不過很明顯也是來看燈的。
船上這會兒還沒人。
他們上了船,因為這會兒天色剛剛暗下來,大部分地方的燈籠還沒有點起來,外面的景色一般,大家就把簾子拉上,將船艙裡的燈點起來,聊一會兒天。
楊浩文也看到了剛剛的那艘船,奇怪的道:“這船好像是哪裡見過?”
朱鏗寒一聽轉頭看他:“哪裡見過?”咸陽周圍就是一條渭河,有船一定是在渭河上,這條內城河,一般行走的都是很小的扁舟一類,都是老百姓運送東西代步一類的,從沒有見過這麼大的船,因此剛剛朱鏗寒看到那艘船才覺著奇怪。
楊浩文納悶的想著:“我想想……有點想不起來了,不過確實是在哪裡見過。”
林鈺焯聽見了也伸頭看了看那艘船,不認識,於是進船艙大家坐下說話。
朱鏗寒進來剛坐下沒一會兒,丫鬟就在外面稟報道:“稟世子,外面有位王大人求見,是咸陽藩司衙門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