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炭火通紅的小炭爐。
“嗖”的一聲,鄭軍發箭了,他們射出的是單一箭,這支箭不是用來警告的,而是為了測試弓箭的射程。而鄭軍射出的那幾支箭,就是在測量弓箭的射程,一旦新軍進入射程之內,鄭軍便會用遠端猛烈打擊衝鋒中的晉軍。
頭排的魏兵對鄭軍射來的弓箭恍若未見,他們繼續一步一盾的推進著,到了距離鄭軍射出的箭兩三米遠的地方,令狐頡舉起了牛角號,吹出了一聲悠長的號音,魏兵嘎然而止。
鄭成公驚喜過望:“他們停止前進了,子罕,他們在我們的弓箭射程之外停止前進了,是想跟我們對峙到日落嗎?”
子罕輕輕的搖搖頭,他才一張嘴,晉軍營地突然爆出一聲“嗡”的響聲,無數黑點從魏兵身後飛出,像漫天的蝗蟲一樣衝鄭軍撲來,而後如雨打芭蕉一樣噼裡啪啦的落下。
中箭的鄭兵沉聲慘叫,聲音淒厲而揪心,在一片慘叫中,子罕張嘴說出了他剛才就想說出的話:“趙武曾經制作《百器譜》,雖然傳聞弩弓是韓氏發明的,但這一發明恰好在《百器譜》出現之後,我猜趙氏的弩弓一定不少,弩弓比弓箭射程遠,他們站在我們射程之外,我們卻站在他們射程之中。”
鄭成公催促:“衛國傳來的訊息說弩弓射擊緩慢,我們在攻擊宋國的過程中,也曾繳獲了一些弩弓,證實了衛國的說法。子罕,既然弩弓有這些缺點,不如我們衝鋒吧!敵人射擊緩慢,我們只要忍受兩三撥射擊,就能衝到晉軍面前肉搏。”
子罕搖了搖頭,他再度張嘴,還沒說出話來,對面的晉軍突然發出一聲吶喊,緊接著,連續不斷的箭桿飛出了晉軍陣營,漫天的箭雨中,子罕慢慢的說:“韓氏以弓射稱雄列國,趙武跟韓氏關係親密,他出戰了,佇列當中一定有韓氏的弓手,韓氏的弓手急促射是非常著名的。”
對面晉軍陣型中飛出的箭桿連綿不斷,鄭成公擦著額頭的冷汗,問:“子罕,你的意思是說,剛才那輪弩弓射擊是在引誘我軍出擊,從而離開軘車的庇護,”
子罕張張嘴,第三次,他還沒有把話說出來,晉軍擂響了進攻的鼓聲。子罕一驚,他後知後覺的脫口而出:“進攻,晉軍竟然進攻了。”
子罕說這話的時候,從魏兵盾牆兩側冒出了兩支戰車隊,等子罕說完話,他才恍然大悟似的補充:“竟然是從兩側進攻,我現在明白了徹頭為什麼處於最邊緣,原來徹頭站在邊上是為了出擊方便,不對!”
果然不對,從兩側出擊的晉國軍隊沒有攻擊鄭軍的正面,他們在戰場上兜了個大圈子,像兩把大鉗子一樣,繞過鄭軍正面的軘車陣,從側面,從兩翼後方撲向了鄭軍的步兵。
子罕在那裡驚詫,鄭成公在巢車上倒抽了一口冷氣。
趙氏的戰車實在扮相兇惡,車輪滾動,武裝在車頭上三輪刺寒光閃閃,駕車的戰馬頭上的尖刺銀亮亮的,讓人下意識的想要躲避。晃眼間,趙兵戰車衝進了鄭國的側翼,車軸上尖利的三輪刺劃過了鄭國步兵的雙腿,立刻對鄭國士兵進行了截肢手術,被車輪攪起的斷腿飛舞在空中,失去小腿的鄭國士兵抱著膝蓋淒厲的慘叫著,這叫聲讓倖存的鄭國士兵心中膽寒,他們躲閃的更快了。
戰車上,英觸全身披著重甲揮舞著馬鞭,他驅趕著戰馬橫衝直撞;戰車上,趙武揮舞著長戟,蕩起一片風聲,替英觸撥打著箭桿;車右,齊策手持著弓箭,頻頻搭弓遠射,兇惡的戰車沒有放緩速度,齊策邊射箭邊催促:“不要停,不要減速,向前衝。”
戰車周圍沒有人敢靠近,車輪上裝的三輪刺不時的斜斜劃過鄭軍士兵的雙腿,躲避不及的鄭兵或被割去一條腿,或被割傷,他們倒臥在地上,慘叫的聲音令人揪心,這些活生生的榜樣更讓鄭國士兵拼命躲避著戰車,連弓箭手都忘記著職責,扔下弓沒命的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