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史相同。
“一個月建成蒲津橋,太令人震驚了。該封,君上這次做的乾脆!”趙武連聲感嘆。
韓起拍了拍肚子,插話說:“蒲津橋剛好位於韓城之南,我大軍從此地出發,正好跨過蒲津橋進入王野(周王室的田野)……嘿嘿,從今往後,我韓氏才是通向南方的交通要道。小武,你家的商隊從我韓氏過,過路費我給你打折。”當今天下,還膽敢稱趙武為“小武”的,只有韓起一人。
趙武轉過身去,吩咐叔向:“你去考察一下蒲津橋,如果這座大橋確實牢固,那麼就按預定方案,在黃河沿岸修建十座,要徹底貫通黃河南北。”
秦後子拱手,禮貌的問:“預定方案?我可以瞭解一下什麼是預定方案嗎?”
叔向解釋:“按我們執政府新出的工程承包方案,像造橋、修路這樣的大型工程,本著誰出力、誰投資、誰收費的原則,修建人有權設卡收費。當然,大道通行權在於國家,所以,凡是軍隊調動出行,修橋人一概不得向軍人收繳費用;而普通百姓,只要身上不攜帶貨物,或者隨身物品不超出規定數量與體積,那他就是平常走親戚會朋友,也可以免費通行。唯獨商隊不在其內,凡過往商隊都必須向橋樑道路所有人交納通行費,以便補償修建人修建費用、以及維護費用。”
秦後子來晉國的時候,攜帶的財物超過一千車,這麼多的財物,也不知道他怎麼一路招搖帶入了晉國……當然,如此多的財物能順利帶入晉國那也是他哥哥秦景有意放手。也許秦景公知道弟弟出逃的訊息,心裡正在偷著樂,所以通知秦國關卡,默許關上對秦後子放行。秦後子有錢,聽到晉國這項規定,他眼前一亮,趕緊表態:“我修橋之前,竟然不知道伯國有這項政策……既然如此,我可以多修建幾座橋樑,不知伯國還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嗎?”
韓起瞥了秦後子一眼,目光中充滿不悅。叔向在一旁趕緊解釋:“後子,現在我晉國的土地基本已經冊封完畢,也就是說:但凡土地,基本有主了。你在別的領主所屬的封地上造橋,讓別的領主怎麼辦?”
秦後子也聰明,當然,作為一個能夠設計出符合春秋生產力的鐵索橋的人,秦後子的智商足以當魯班的老師,他目光閃了閃,馬上問:“那麼,晉國關於道路橋樑修建的方案,還有什麼補充規定嗎?”
叔向微笑著回答:“當然有補充規定:大橋修建在誰的封地裡,領主有第一投標權;如果領主沒有錢、沒有能力建橋修路,那就要招標了。招標,招的就是收費年限,誰投資修建這條道路橋樑,不能永久讓他收費,那樣的話,等於變相侵佔了領主的領權。
所以,我們規定:若領主沒有能力修建境內道路與橋樑,可以召集商人集資,由商人跟領主約定一個收費年限。在約定年限內,這條道路與橋樑的收費由投資人管理,等到年限一到,則移交給領主,收費許可權也隨之消失。當然,這一點也是可以商議的。有的領地荒僻,很少商人透過,如果約定期限內,投資人收不回投資,可以跟領主再商議,由領主交納一筆錢,贖買回道路收費權。”
秦後子馬上轉向韓起,微笑的說:“這麼說,我要跟副帥商議一下收費許可權的問題了?”
韓起拍著肚子,樂呵呵的回答:“十年吧!十年吧!我這地方今後會越來越繁榮,讓你收費十年,大約能夠收回投資了吧!”
韓起客氣,秦後子也充滿貴族風度的拱手賀禮:“我秦後本來沒有打算透過橋樑收費,如今副帥給我權利,使我的財富不至於血本無歸,多謝了。”
韓起又拍了幾下肚皮,衝趙武說:“小武,原本我要招待你一番,但你的行程延誤了,加上楚國新君登位,舊君去世,中行吳那裡連番催促,所以我也就不接待你了……反正田蘇還留在我府中,有他在,我韓氏就像你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