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這樣的話,執政平時就不兼任其它官職了。”

中行吳露出微笑:“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就選擇司馬吧!”

趙武撩開了馬車簾,觀察了一下馬車所屬的位置,繼續說:“那麼範鞅將擔任大司寇,少司寇由祈午兼任。祈午與張趯兩人將統領第四軍。智盈負責南方防區,雖然擔任下軍佐,但由於他常年不在國內,所以下軍的佐軍佐將由國君推薦,平常負責管理國都衛戍部隊,以及下軍其餘的軍隊。”

中行吳透過車窗瞥了一眼窗外,馬車正在往太廟行駛,他順嘴補充:“這樣一來,右行軍就剩下了趙獲與梁丙,這兩個人都是新任的正卿,無論誰為正將,誰為佐將,都顯得薄弱。他們從未上過戰場,而且也沒有擔任正卿的經驗。”

趙武不以為然:“沒關係這兩人將進入執政府,熟悉執政府的日常事務,以及擔任商務官員、交通官員,這兩個官職都是新設的,主官工商登記以及交通築路,新官新職位,新的責任範圍,剩下的,讓他們兩個人開拓去吧!”

中行吳默默不語。他算是看出來了,趙武新設立的官職雖然複雜,但執政府已經把持了全國的財政大權,各部門需要的行政費用都要透過執政府來體現,而其它的司徒、司寇、司空,或許能夠對執政府稍有制衡,但效果怎麼樣很難說。也就是說,今後晉國的權力幾乎叫執政府包攬了,正副執政才是國內最顯赫的官員,其他的正卿只不過是點綴。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幾個正卿的位置,對趙武毫無影響,所以他才不會在乎晉國擴充到四軍還是五軍。

馬車停住了,趙武首先跳下戰車,此時馬車巳經到了太廟門口,國君晉平公並不在現場,他現在有大把的理由可以偷懶。秦國的名醫“和”說了,國君身體不好,需要多休養,所以祭告太廟的活兒由公族大夫、韓起的兄長韓無忌(公孫無忌)擔當,晉平公自己則跑去監督虒祁宮的修建。

中行吳慢慢的爬下戰車,果然趙武還有補充:“讓魏舒擔任上軍將,是因為尊重習慣,排列出元帥的繼承序位。但您此去代國,我替你調趙獲來做你的佐官,今後趙獲就是東部戰區防禦司令,你領他去,好好熟悉東部的地形。”

果然是這樣,趙武弄來弄去,還是企圖增加趙氏家族的力量。

趙獲所在的家族早早就從趙氏分離出去,這一支其實與趙城的趙氏並不親密,比如下宮之亂的時候,趙獲這一支就躲得遠遠的,坐看趙氏的覆滅。直到趙武崛起,趙獲這一支在範匄的“檢地”行動中,幾乎丟失了封地,才不得不投奔趙氏……然而,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趙武現在開始扶植本家旁支的力量了,大約他也想如同荀氏一樣,從本家培植出類似中行氏、智氏一樣的宗族旁支,以便彼此相互照顧。

在胡思亂想中中行吳在韓無忌的帶領下,完成了祭告太廟的任務,而後他胡思亂想的返回自己的府邱。稍停,家人來報告:“宗主,程氏來訪。”

程氏出自於荀氏,中行吳也不見外,在自家的臥室接待了程氏。如今的程氏家主是程鄭的兒乎程許,程許揮退了左右家人,立刻抱怨:“伯父,我父親程鄭好歹也是一個正卿,怎麼這次擴張正卿的數目,我程氏不僅沒有份,元帥還把智氏支使出了國,這不是意圖削弱我們三荀嗎?”

第二百八十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中行吳沉下臉來:“休得胡說,我回國的時候也曾順路看望了智盈那小子,“新智”那片領地確實肥沃,當初連我都曾經動心。所以,在封地上他姑父、元帥沒有虧待智盈……那小子如今已與宋國、鄭國相互通婚,身在南方逍遙自在地,儼然一位國主。照這樣子發展下去,智氏的壯大就在眼前。那小子如今自得其樂,給個國主都不換。所以元帥將他轉封南方,不是傷害智氏,真正是一種偏袒。”

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