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聽代國人說過,他們這地方也出產能燃燒的石頭,也就是我們晉人常說的煤炭。另外,此地山中,應該還有鐵礦石儲藏,等我們佔領代國全境後,將煤、鐵的礦點尋找一番,那麼本地就有了充足的燃料,可以開發製陶業、冶鐵業。等這兩大產業發展起來了,代國這片地方,或許會成為我們重要的資源基地。”

齊策眺望了一下天空,這個時間,朝歌城白雪飄飄,冀城沒有下雪,但一樣寒風刺骨。齊策目光從飄滿冰凌的江面慢慢滑過,回答說:“代國這地方水源充分,如果這片地方充分開發出來,也許能成為我們晉國的糧倉。只可惜,這片地方氣候寒冷,一年當中只有半年能在田裡耕作。”

齊策停頓了一下,馬上又補充說:“如果本地能開發出陶瓷業,那麼先期開發代地的人就有了收益,陶瓷嘛!無非挖土燒烤。利用這份收益,他們可以將這片土地平整成農田,雖然不免要砍伐樹木,但砍下來的木材正好用於燒製陶瓷……”

趙武緊了緊身上的衣服,提醒說:“走吧!我該動身了,這片森林,樹木長得非常巨大,實在是造船的好材料。該提醒一下他們,燒製陶瓷的時候,儘量選用不成材的木頭,等我們找見煤炭,則讓他們儘量用炭燒陶,炭的火力足,燒陶不浪費。”

正說著,趙丹從城牆下的臺階搖搖晃晃的爬了上來,自小受寵的趙丹在營養上不免充足一點,他是趙氏家族唯一的胖子,十多歲的小孩長著一副圓滾滾的身材,披著小號的鎧甲,手裡拿著比匕首長不了多少的小劍,稚聲稚氣的呼喚趙武:“父親,車馬已經準備了。”

趙武點頭:“策,你留在冀城幫我主持當地事務,一切拜託你了。”齊策親自送趙武下城:“主上放心,昨天我接到報告:河間通向東海的環江大道已經修築完畢,主上順著這條道走向海邊,也好沿途巡視河間府的工作。”侯晉接過話題:“我的戰船停在河口,等主上到了河口,就可以轉乘我的海船,渡江抵達東津。”

此刻,莒國國君正冒著風雪一路急趕。老天似乎也在刻意為難這位可憐的倒黴蛋,溼潤的寒冷空氣始終飄蕩在莒國國君頭頂,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莒國國君走到哪,哪裡就下起了暴雪。大雪一直追隨著莒國國君的行程,飄蕩到了齊策的領地。

早年間,齊策修建的那座大橋現在繁榮起來,莒國國君抵達的時候,江邊,一隊隊齊國人揹負著簡單的行囊,排隊等候過橋,這些人臉上充滿希望,準備前往河間掙足今年的零花錢,起碼也要讓自己今冬不再陷於飢餓。

江邊上飄浮著許多冰划子,無數商人用這種簡易小舟,藉助封凍稍晚的黃河南支流,從東海邊源源不斷的運來海量的肉食,準備透過這座大橋輸送往河間。而他們的同行、那些剛聽聞河間賺錢的訊息,從家鄉趕來的商人們,則隨身帶著家鄉的各種特產,站在橋邊的佇列中,等待輪到自己過橋,往河間尋找發財的機會。

趙氏河間墾荒的訊息正在發酵,列國都知道趙氏富裕,這次趙氏又一口氣僱用十萬齊國勞工,目前,光是為這十萬齊國勞工服務的人員,就超過了二三十萬之眾。絡繹趕來的各國商人,都打算在這個冬閒的時候,前往河間尋找點充飢的食物。

趙氏富裕,僱用齊國勞工時,給的薪水豐厚。此外,河間開發的任務由齊策主持,齊策本身就是一個陰謀家,面對十萬齊國勞工,不能一點心思都不起。故而,在他的安排下,大多數齊國勞工在河間享受的待遇,遠遠超過他們在國內的待遇,即使是武士。趙氏強大的運輸能力,是趙氏有能力提供充足的食物、外加充足的薪水。每月發薪水後,三餐管飽的齊國勞工們手頭很鬆,於是,這十萬購買力旺盛的齊國工人就形成了一個大市場,他們幾乎能吞下所有的貨物。

先期進入河間府做生意的齊國商人因此賺足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