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船隊的水手和夥計的熱烈歡迎,但這一舉動也破壞了行規,那傢伙就不怕招來同行的嫉恨和破壞!

建興帝想了想,又微微笑了,有他這個天底下最大的靠山撐腰,那莫鍾書還真是有恃無恐。

自從那次出海歸來之後,他們就沒再見過面。不過莫鍾書每年臘月都會讓大富或者二柱進京來送船隊的分紅。玻璃工場在他的指點下,工匠們的技術日趨完善,生產質量日益提高,收益也越來越好。尤其是兩年前,按照莫鍾書的建議,他們又在直隸和福建設立新工場,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就連高麗、呂宋等國也來買他們的玻璃了。

不要以為呂熠榮登大寶之後就不在乎那兩份收入,恰恰相反,他更加需要這些錢財。他現在擁有天下,但天下的稅賦是要進國庫的,他動用一兩銀子都得透過戶部,要是多花了一文錢就會被御史大夫們扣上昏君奢靡的帽子,還是自己的小金庫裡的錢用得爽快。剛過而立之年的建興帝,既想要當個萬民敬頌的好皇帝,又不願意放棄應有的享受,因而這個小金庫就顯得尤其重要。所以他才會繼續關注莫鍾書。

這幾年下來,他總算明白,莫鍾書說他自己不適合官場並非一句謙詞,那簡直就是一個政治白痴,只是機緣巧合看到聽到一些高見妙論,所以能寫出一份絕世無雙的策論。遺憾的是,這些年來,他派去的人多番旁敲側擊,都沒能打聽到那些有著卓越見識的高人是何方神聖。

但鑑於莫鍾書源源不斷地為他的小金庫作出偉大貢獻,建興帝還是願意繼續罩著他,不讓那些貪官刁民欺負了去,因為他知道,莫鍾書雖然無力與豪強惡霸抗衡,但也不會甘心受人欺壓,氣憤之極時最可能的舉動就是遠走異國,那樣對他呂熠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建興帝轉過目光,讓內侍開啟了前面的箱子,裡頭全是摺疊好的紙張,上面有印刷的字跡,散發出陣陣的油墨香味兒。

他隨手拿起最上面的摺疊在一起的幾張紙,第一頁的右上角是四個大字“松江商報”,旁邊是什麼總期號和出版日期等小字,他並不太懂其意思,但猜想應該是和這“商報”相關的;再細看下去,第一頁紙上全是松江的社會大事,四平八穩的官面文章,大概是從衙門師爺那弄到的;第二頁便是松江的商業大事,還提供了許多緊俏物品的最新貨價;第三頁是文學作品,印著一篇雜文和幾首打油詩,還有一個逗人發笑的小圖;第四頁卻又是些小資訊,頁首上寫著“廣而告之”四字,下面印著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如某某商號開張,某某店鋪打折清貨,某某戲班編排了一出新戲,甚至某家某府聯姻,等等等等。

王長貴抬起頭伸著脖子看了一眼那幾張紙,倒是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東西。

確切地說,松江的人都知道這《松江商報》。每天早上,松江的太陽剛剛露臉,大街小巷上就出現了許多報童,他們脖子上掛著一個裝滿了報紙的布袋,一隻手裡還抱著一摞,另一隻手高舉著一份捲起來的報紙,邊走邊喊:“賣報!賣報!《松江商報》!三文錢一份!”因為這《松江商報》訊息全面,文字通俗易懂,一報在手,就可以盡知松江的大事小情,比上茶館聽說書先生講古還方便,認得幾個字的人都願意買上一份來讀,甚至不識字的人看著旁邊畫著的插圖也能把內容猜個*不離十。

建興帝聽著王長貴說完,又取了下面幾份一樣摺疊好的紙出來,都是《松江商報》,日期和內容有所不同,排版卻是一樣的。

建興帝開始識字時便開始讀朝廷邸報,很快就將這商報和邸報做了個對比。邸報的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書,朝廷法令、公報和大臣的奏章、文報等,其發行也受朝廷嚴密控制,只有官員和特殊群體才能看到。這《松江商報》卻是民間自辦小報,內容五花八門,面向普羅大眾發行。

建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