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求點贊,求評論,求追更,求打賞,求收藏,求書評!

感謝各位讀者大大!

———————————————————————————

2004年,龍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

從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開始,嫦娥二號 、嫦娥三號 、嫦娥四號發射執行 。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為探月工程“繞、落、回”收官 。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發射並取樣返回,工程有序推進實施。

其實,到此時,龍國已經在月球上發現了不同尋常的地方。

龍國不但證實了前文所提到的月球的種種不同尋常之處,還另有收穫。

隨後就發生了黃超橫空出世的事情,更加驗證了嫦娥六號在月球上的發現。

2024年10月15日,龍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龍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釋出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

規劃將2050年前的空間科學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提出了龍國有望取得突破的“極端宇宙”“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5大科學主題,以及空間引力波探測、探索太陽系天體和地球迴圈系統等17個優先發展方向。

隨後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2025年元宵節龍國宣佈將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並在2028年建成首個地下基地。

2030年10月,人聯成立之後,月球基地二期工程啟動。

2035年8月,月球基地二期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垮塌事故,人類第一次見到了月球的真面目……

原來月球是一個人造的中空的太空基地!

事實證明,月球並不是跟地球一起誕生的自然天體,它是在建成之後“安置”到現行軌道的。

雖然不知道誰建造了月球基地,但是非常明確的一點是,月球的軌道、大小、運轉、作用都是計算好的。

甚至更可怕的是地球,乃至太陽系,都有可能是高等文明設計好的“模型星系”。

因為太陽系有太多不正常的地方了。

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木星的質量高達其他七顆行星質量之和的2倍多,這種巨大的質量差異在已知的恆星系中並不常見。

木星就像一個“天然磁鐵”一樣,保護著所有的太陽系類地行星,把絕大多數小行星都吸引到了它的軌道上,從而避免了類地行星遭受大面積的行星撞擊。

太陽系中的岩石行星相對較小,地球是最大的一顆,而其他恆星系中的岩石行星往往比地球大得多,甚至最小的也能達到地球大小的80。

太陽系中的行星與主恆星的距離相比其他恆星系統明顯偏大。

例如,與太陽系最相似的“開普勒-90”系統中的行星軌道半徑遠小於太陽系中的地球軌道。

太陽系記憶體在軌道共振現象,如海王星和冥王星之間的3:2軌道共振,以及木星的衛星木衛一、木衛二和木衛三的1:2:4完美共振。

科學家在分析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時發現,即使在排除了所有已知光源後,太陽系中仍然存在一種神秘的幽光,其亮度相當於10只螢火蟲,來源難以追尋。

太陽系中沒有發現銀河系中常見的超級地球型別行星,即質量超過地球但小於海王星的岩石世界。

最最令人困惑的就是太陽系外圍的“天然屏障區”——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柯伊伯帶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距離太陽約30至50天文單位的區域。

這一區域主要由冰封的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包括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