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乾爹!”

天雄軍目視著李定國的三千人馬經過了自己的設伏點。他們不會貪圖眼前小利,因為張獻忠部的大隊人馬已經在遠處出現了。

李定國他們又向前方走了一里多,突然,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腳步,有的人還驚呼道:“後面有埋伏!後面有埋伏!”

“鬼叫什麼啊!”李定國怒罵道。雖然只是一名十七、八歲的少年,可是李定國長年在張獻忠軍中豎立起的威信。卻使得叫喊的那些人是噤若寒蟬。

天雄軍一萬多人急行軍的痕跡是相當明顯的,就是在短時間內消除,也消除不了很長的距離,所以現在的李定國已經發現這條路經過了一支明軍。而且看著地上的車痕馬蹄印,都是新痕,而且這支明軍的人數也不會少於萬人。

可是就這麼一條道,又沒有岔路,那麼這支明軍肯定已經埋伏在李定國他們身後,等待著張獻忠部的主力到達,準備伏擊了。

李定國的冷汗就下來了。他立刻下令道:“全軍準備戰鬥!小三,你快帶人向乾爹報告!”

見到了李定國部停止了腳步,盧象升就估計自己的埋伏已經被發現了。當盧象升看到李定國部持起了兵器,返身歸來,他就立刻下令道:“全軍出擊!”

天雄軍分出了一支二千人的部隊阻擋住李定國部的回援。其餘的部隊立刻殺向了七、八里外的張獻忠大隊人馬。

“媽的!現在誰都敢向我們叫幾聲了。八大王!讓我帶著兒郎們上去吧!”一位張獻忠的將領說道。

農民軍在判斷明軍實力的時候有個標準,那就是要看眼前明軍的騎兵比例。如果騎兵比例高的。那當然是戰鬥力強的明軍主力;比例低的。那就是雜牌了。當然,有著三眼火銃或者白杆槍這些鮮明兵器的部隊除外。

而天雄軍因為埋伏在山後,衝出來時先出現的是步兵,而他們騎兵還在後面整隊呢,所以那名農民軍將領就以為是哪支不知天高地厚的雜牌明軍呢。

“混帳!”張獻忠立刻罵出聲來,“瞎了你的狗眼啊?是盧狗的天雄軍。不管前隊了。我們先撤!”

“可是乾爹!定國怎麼辦啊?”一旁的艾奇能問道。

“定國這孩子向來機靈,會找到我們的!”張獻忠毫不猶豫地答道。

張獻忠立刻帶著精銳向東南方向而逃,他又把前隊特意安排的老弱婦孺留了下來。而天雄軍因為埋伏被發現的早,距離張獻忠大隊人馬就遠了一些。所以等到他們殺散張獻忠部前隊,自己的騎兵再衝過來時,張獻忠已經帶著自己的老營精銳逃之夭夭了。

而李定國一開始是拼命回援,他帶著都是張獻忠的老營人馬,戰鬥力也十分強悍,再加上李定國指揮有方,所以打得天雄軍阻截的那二千人是節節後退。

直到盧象升看到情形不對,帶著他的親兵千人過來支援,這戰局才得到改變。盧象升帶著親兵隊一發威,就讓李定國見識到了天雄軍強悍的肉搏實力。

盧象升是一馬當先,揮舞著比青龍偃月刀都重的大刀衝入了李定國的陣中,而他身邊的親兵也揮舞著重兵器隨同衝鋒。

這完全就是一力降十會。要知道,重兵器只要揮舞起來是很難抵擋的。再加上盧象升的身先士卒,立刻讓天雄軍掀起了一陣進攻的狂潮。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盧象升在很多時候不象是一名文官,更象是一員武將。而且明軍的戰鬥還是沒脫離比較原始的戰鬥方法,很多時候都要依靠帶兵將領的武勇。

但不管怎麼說,李定國部已經阻擋不住天雄軍的進攻了,更不用說去回援了。直到看到張獻忠的旗幟向東而逃,連李定國自己都洩了氣。

於是李定國部立刻就是四處逃竄,之後輾轉尋路,李定國才帶著二百多騎兵逃回了張獻忠